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44.
研究藏药大三果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生产超氧自由基,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大三果牛甘果、毛诃子、诃子的抑制率为50%时的相应浓度(IC50)为,0.163,0.172,1.326mg/mL,结论:发现分析的藏药大三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清除超氧自由基,且牛甘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介绍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两床循环制冷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此装置的制冷效果优于设计指标,设计的壳管式吸附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利用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赤峰气象站的气温数据和流域内52个雨量站的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简单相关分析以及偏相关分析方法对老哈河流域内林地、灌丛、草地、耕地4种植被类型NDVI年内和年际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哈河流域NDVI年内变化呈单峰型,年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月NDVI和气温、降水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现象,林地与灌丛、草地相比,其NDVI受降水影响相对较小,气温对植被年内生长的影响大于降水;1982~2006年流域年均NDVI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流域植被覆盖水平最好;夏季NDVI与同期和前期的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前期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老哈河流域夏季气温升高会导致植被覆盖减少,而降水增加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测定野生与栽培川西獐牙菜中3种有效药用成分,即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川西獐牙菜中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0.5%乙酸(25∶75∶0.8)、甲醇-0.5%乙酸(25∶75)和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70nm、254nm和21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栽培川西獐牙菜中龙胆苦苷、芒果甙和齐墩果酸含量与野生种基本相同.结论:栽培川西獐牙菜完全可以代替野生种.  相似文献   
48.
文章用生物学、生态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了黄斑星天牛在林间的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在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在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月20日羽化达到高峰期,8月底成虫羽化趋于结束,雌成虫6月初开始产卵,7月上旬产卵达到高峰,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其长达300余天,蛹期约15天,其生活隐蔽,成活率高。最后指出适宜的气候环境、特殊的栽植格局以及天敌数量、种类不足是导致黄斑星天牛发生、繁殖、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牧区群众因环境条件、医疗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牧区眼外伤的发生率和致盲率很高 ,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经过对海南州人民医院 1992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间收治的 2 2 1例眼外伤患者的病例分析 ,数据论证病例及疗法 ,提出了对加强群众医疗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等措施 ,并探讨了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0.
K_2CO_3-HNO_3法制备活性炭及其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因其发达的孔结构而常用于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脱除.利用农作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K2CO3-HNO3为活化剂制备低成本、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并研究该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特性,通过测定时间和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吸附机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活性炭表面形貌,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测定数据,以BET方程对活性炭孔结构进行计算表征.结果表明,该活性炭表面孔状结构明显,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发达,分别达到1 652.7 m2/g和1.28 cm3/g,明显优于K2CO3法活性炭和商业活性炭;K2CO3-HNO3法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在50 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但温度升高对其不利,说明该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整个过程包含扩散、吸附多方面;Freundlich模型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苯酚属于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