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877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1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470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94篇
  1992年   397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文中以实验室合成的Q[n](n=5~8)与一定浓度的硫酸作用,形成瓜环硫酸盐晶体。运用酸碱滴定法,对该产物的酸度进行测定,通过计算得出不同瓜环的缚酸比例,进而总结出瓜环缚酸的规律。另采用该瓜环硫酸盐催化环己醇合成环己烯,既减少硫酸用量,降低了实验操作的危险性和实验室污染,又增加了瓜环的应用范围。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2.
    
The effect of Ru on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a Ni_3Al single-crystal alloy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2%Ru(mass fraction) improved the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due to the restraint of harmful Y-NiMo phase formation during the thermal exposure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above 1 000℃.And the reason may be that the addition of Ru increased the degree of Mo supersaturation in bothγandγ' phases,and hence suppressed the precipitation of ...  相似文献   
963.
古代DNA 技术及其在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冉冉  李宁 《科学通报》2011,56(7):511-516
家养动物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 其起源和驯化历史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其 近万年的演化历史中, 家养和野生群体间可能发生基因互渗及替代, 因此基于现代物种DNA 信息进行的历史推断可能存在偏差. 近年来, 古代生物遗骸中的DNA (古代DNA)获取技术日 益成熟, 为这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古代DNA 技术研究进展, 点评了古 代生物遗骸DNA 的获取和鉴别方法、古代DNA 提取、扩增及测序技术的革新. 最后, 本文综 述了古代DNA 技术在猪、马、羊、狗等主要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为该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马文锁  任小中 《科学通报》2011,56(8):598-603
用点群S6 对应的对称操作推导出一种新的三维编织几何结构单胞. 根据空间群 P3 描述的对称性, 对新的单胞进行对称变换获得了一种新的三维编织几何结构, 研究 了这种三维编织几何结构可行的编织工艺. 通过建立其几何分析模型, 预测了对应三 维编织材料的纤维体积百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65.
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电洪  王孝平 《科学通报》2011,56(2):131-134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技术产品的逐步进入市场, 引起了人们就使用纳米产品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特别关注, 这也是目前伦理学所关心的问题. 标准化不仅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对于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和环境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化进程. 认为上述工作将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纳米伦理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 以期共同解决纳米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966.
换热器内随温度变化的黏度对两流体(火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峰  许明田  程林 《科学通报》2011,56(23):1934-1939
以橄榄油为例来研究黏度固定和黏度为温度函数的情况下黏性热效应对顺流换热器内两流体\"相似文献   
967.
集成微流控芯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亮  申洁  周宏伟  黄岩谊 《科学通报》2011,56(23):1855-1870
作为一种能够在微米级尺度操纵液体的新兴技术, 微流控芯片已经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高密度集成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可以实现高通量并行化的实验以及多种操作单元的功能一体化,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学平台,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 本文着重介绍了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及其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化学合成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尤其强调了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在传统方法难以达成或实现的单细胞和高通量的研究中的优势, 展望了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在化学以及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8.
贺卫东  张伟  栗苹 《科学通报》2011,56(20):1585-1592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是研究光和金属表面自由电子耦合所引起金属表面电荷密度振荡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入射光的作用下产生集体振荡. 在垂直表面的方向上强度呈指数衰减, 使得亚波长金属结构中光场高度局域. 由于独特的光学性质, 使得其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两个重要的分支为: 表面增强光谱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 表面增强光谱传感器是利用纳米结构的巨大表面增强效应来直接探测表面分子,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通过检测目标分子对等离激元共振峰的影响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这两种优势互补的传感器技术都可以达到单细胞甚至单分子的检测水平. 本文将论述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的原理、表面增强光谱和表面增强光谱传感器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9.
肖绪洋 《科学通报》2011,56(33):2741-2745
在双金属团簇中任意两种元素表面能的差别都会在团簇形成时产生偏析, 从而影响团簇的熔化、原子排布和结构. 因此双金属团簇中原子偏析行为的研究可以为新型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结合嵌入原子方法研究了分布在团簇的核心层和亚表面层的Ag 原子偏析对(AgPd)147 团簇熔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Ag 在Pd 团簇的不同位置时能量不同,在表面层时最稳定, 其次是核心层, 最后是亚表面层. 这造成了核心层的Ag 原子偏析到团簇的亚表面层时, 团簇原子能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而亚表面层Ag 原子的偏析会使团簇原子能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种异常熔化的程度与偏析原子个数有关. 这为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调节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0.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有序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伟  许群 《科学通报》2009,54(6):707-716
超临界流体由于其特殊的性质, 是制备在纳米及微米尺度范围有序结构的一种良好的溶剂, 其中包含超临界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根据其特殊性, 可扩展“自上而下”的方法, 包括沉积法、清洁法、刻蚀法和表面修饰法, 从而达到最精细的雕琢. 当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时, 由于二氧化碳分子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与嵌段共聚物模板的作用, 可促使完全的结构精细化, 因此超临界流体中纳米粒子和纳米线的合成近年来发展迅速, 由此制备的有序结构材料在微电子、探测技术、能量转换等领域显示了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有关领域, 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