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08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系统科学   1130篇
丛书文集   783篇
教育与普及   7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9篇
现状及发展   256篇
研究方法   129篇
综合类   29039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1114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1292篇
  2006年   1039篇
  2005年   1120篇
  2004年   854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869篇
  1999年   1625篇
  1998年   1455篇
  1997年   1540篇
  1996年   1514篇
  1995年   1228篇
  1994年   1171篇
  1993年   1024篇
  1992年   896篇
  1991年   794篇
  1990年   749篇
  1989年   671篇
  1988年   547篇
  1987年   380篇
  1986年   220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8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8篇
  196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该文通过文献考证,确认中国上古以北斗定时节的斗柄指向,有北斗七星和北斗九星两个标准,均作为初昏斗柄下指为冬至、上指为夏至的依据。北斗九星的斗柄指向,由第5、7、8、9诸星的连线、通过招摇、天锋,指向大火星,创建于4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由第6、7两星连线的延长线,指向摄提和角、亢方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62.
163.
末端炔烃与亚铜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炔亚铜的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末端炔烃和亚酮离子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稳定性和炔亚铜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炔烃的活泼性与介质中氨的含量密切相关,在c(NH3.H2O)/c(Cu^+)摩尔比为270~900的范围内,反应活性最大,易与亚铜离子反应生成炔亚铅,红色乙炔亚铜的组成为CuC≡CCu,它在含有羟胺的氨性介质中很稳定,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这些结构为利用生成炔亚铜的以应来鉴定混合气中微笑  相似文献   
164.
本文介绍了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内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历史,应用的主要方面,以及三种常用的自旋核,并指出了与传统的技术和CT成像相比,磁共振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5.
设f(x)为定义于区间Ⅰ(有限或无限)上的有限实函数。任给实数δ>0,x∈0,∈I,V^X+δX-δ(f)表示f(x)在[x-δ,x+δ]上之全变差。  相似文献   
166.
铁谱磨粒数字特征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铁谱磨粒数字特征分析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大量提取磨损状态信息与减少主观因素影响的矛盾。系统分为基本操作、图像预处理和特征参数3个模块。文中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算法作了介绍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7.
以深圳宝华科技大厦为工程实例,针对降雨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的影响,论述如何对混凝土浇筑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8.
采用恒电流极化法首次研究了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行为,测定了丁基黄原酸铅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如过电位、传递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建立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在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电化学过程,过电位高达308mV。  相似文献   
169.
本文用双曝光逐点分析法散斑照像测量涂有广告色的有机玻璃面内微位移,并对最小可测位移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0.
并行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GP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讨论GPC算法[1,2]的并行化问题,通过对原串行算法的数据流及数据相关性的分析,得到了一种三角阵列的并行算法。该算法自然导致Systolic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对于一个 n阶系统而言,本算法采用O(n2)阶的处理器单元互连成三角阵列,可以把计算时间由原来的O(n3)阶(内积运算)时间提高到 O(n)阶,因而具有 O(n2)的加速比,其处理器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