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5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68篇
系统科学   495篇
丛书文集   270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81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介绍了光电催化(PEC)分解水和还原CO2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探讨了提高PEC效率的关键策略,主要包括通过能带调控、形貌控制和敏化提高光吸收,通过助催化剂促进表面反应,以及通过构建局部偶极或异质电场、形貌调控和界面修饰促进电荷分离与传输等。  相似文献   
942.
 新中国成立之初,2000多名海外科技工作者陆续回国,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历经坎坷的归国过程意义深远,使他们成为中国现代留学史上耀眼的群体,也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践行科学报国理念的榜样。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科技工作者群体归国大潮作一历史考察,探讨了他们回国的动因、过程和回国后的工作与贡献,以揭示他们在新中国科技与教育事业扬帆起航阶段做出的重要贡献与彰显出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43.
944.
为了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气田采出水乳化的作用规律,以及乳化规律与界面张力的关系,首先研究了气田采出水的矿化度和主要无机盐(CaCl2、NaCl)浓度对其乳化规律和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静置初始乳化程度、乳化稳定性和界面张力均随矿化度或无机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增加相同质量浓度的CaCl2或NaCl时,CaCl2对乳化程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更大。其次,通过研究不同泡排剂含量下的乳化规律,发现增加微量泡排剂就可大幅提升静置初始乳化程度和乳化稳定性:泡排剂质量分数从0仅提升至1‰,静置初始浊度即提高1倍,静置48 h后浊度的降低幅度从94%降至43%。此外,增加矿化度和泡排剂含量均会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不过二者对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影响相反,说明仅凭界面张力的变化无法判断初始乳化程度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比不同影响因素下界面张力的变化幅度和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幅度发现,在单因素实验中,当界面张力的变化幅度越大时,气田采出水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945.
为探究同心双扭旋元件组合方式变化对换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200~1 8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Re=200~1 800的范围内,含有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努赛尔数Nu值最大,其次为3-3同心双扭旋元件,2-4与2-2同心双扭旋元件的Nu相差不大,最大仅相差5%;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阻力系数f最大,其次为3-3同心双扭旋元件,2-4同心双扭旋元件的阻力系数略高于2-2同心双扭旋元件;2-2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评价因子(PEC)值最大,为1.50,且明显高于其他3种换热管,其余3种换热管的PEC值相差不大;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场协同数Fc值最大,其余3种换热管的Fc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46.
针对系统相位误差导致的捷变频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相参积累性能下降问题, 构建了系统相位误差下捷变频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相参积累模型, 并基于目标的距离-速度二维稀疏性建立了最小1范数优化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系统相位误差估计与目标场景稀疏重构联合处理算法, 实现了系统相位误差和目标参数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 在信噪比为20 dB的情况下, 该方法能够精确估计系统相位误差, 其估计误差在2°以内。同时,相比于逆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自聚焦算法, 所提算法重构性能和计算效率均得到改善, 目标重构幅度均方差提高了10 dB, 运算时间减少到1/2。  相似文献   
947.
为了分析超固结状态及泊松效应对砂土管桩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在传统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考虑超固结比的侧向土压力系数,计入由泊松效应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增加值,建立能同时考虑砂土超固结比及管桩泊松效应的界面荷载传递模型,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算例对极限摩阻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固结比从1.0增大到3.0,抗压桩和抗拔桩极限摩阻力近似呈线性增大,抗压桩提高约83.6%,抗拔桩提高约92.9%;泊松比从0.1增大到0.3,抗压桩极限摩阻力呈线性增大,提高约3.5%;抗拔桩极限摩阻力呈线性减小,降低约3.6%;桩土模量比从300增大到1 500,抗压桩极限摩阻力降低约7.6%;抗拔桩极限摩阻力提高约9.6%。  相似文献   
948.
以苏皖地区特色天然矿物资源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研究热活化温度和吸附反应温度对凹凸棒土吸附脱汞性能的影响,并利用N a2S,F e C l3,C u C l2,H2O 2和单质硫对凹凸棒土吸附剂进行化学改性,研究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剂的脱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经1 2 0℃和1 6 0℃热活化的凹凸棒土吸附脱汞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经2 0 0℃和2 4 0℃热活化的凹凸棒土吸附脱汞性能则呈现下降趋势;吸附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凹凸棒土对单质汞的吸附脱除;此外,经单质硫、C u C l2和F e C l3改性的凹凸棒土脱汞能力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949.
针对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受噪声干扰和尺度空间影响, 导致图像特征区域检测精度较低、 延时较长, 检测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方法. 先通过加权核函数, 加权平滑处理图像中各像素点, 实现图像去噪; 再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图像高斯尺度空间确定图像特征点区域, 删除低对比度像素点和边缘像素点, 快速提取图像特征点, 检测特征点所在区域即为图像特征区域.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高效率、高精度地实现快速图像特征区域检测的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950.
VC ++环境下使用MFC 类库的网络程序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的优点使其在技术开发中的应用增多,利用网络互传信息需要设计网络应用程序。文中首先说明了网络编程界面Socket(套接字)的基本原理及Microsoft 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接口WindowsSockets的构成;然后介绍了VC 环境下利用MFC的CSocket类,结合CSocketFile类和CArchive类,设计网络程序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