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9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系统科学   1028篇
丛书文集   553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篇
现状及发展   126篇
研究方法   23篇
综合类   173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102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453篇
  2006年   1269篇
  2005年   1118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590篇
  2002年   699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Bacterial strain PYX-6 that utilizes anthracene,phenanthrene, or pyrene for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s for growth was isolated from a non-polluted lake (Tianchi Lake)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Its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cell wall pattern and G C mol% content of DNA molecul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16S rRNA gene of strain PYX-6 was sequenced and analyzed for similarities to related bacterial spec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ain PYX-6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Saccharothrix, and the strain was named Saccha-rothrix sp. PYX-6. When pyrene w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in cultural medium, the strain PYX-6 assimilated pyrene for growth and 0.005% of yeast extract stimulated pyrene degradation and assimilation. The optimal pH of cultural medium and the optimal shaking frequency during cultivation were 6-8 and 200 r/m,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appearance of pyrene in medium occurred before significant growth of strain PYX-6 took place. Phthalic acid, benzylacetic acid, and benzylpropenoic acid were detected as catabolic intermediates during pyrene degradation with mass spectroscopy an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Saccharothrix sp.PYX-6 adopted a pathway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thway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pyrene-degrading Mycobacterium sp. PYR-1.  相似文献   
992.
多项式模上全次数除法及其在CAGD中的应用(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首先介绍了利用Groebner基求解Syzygy模生成元的方法,在对方法做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元模上的多项式辗转相除法,这种除法相对于已有的方法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93.
994.
分子纳米构筑与功能器件研制是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利用分子自组装构筑多层异质纳米结构、有机金属卟啉络合物的隧道电子诱导分子发光和轨道媒介分离作用、生物分子DNA的创造设计和微观结构、光电材料的本征性集成与功能器件研制。重点介绍了作者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的基本原理,开拓性地用二阶离散和三阶离散非线性跟踪-微分器对上证综指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二阶非线性离散跟踪-微分器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8%以内,三阶离散非线性跟踪-微分器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显示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递归的稳健LCMV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指向误差、阵元位置误差或阵元相位误差的递归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基于导向矢量展开算法,在采用线性约束LMS算法递归搜索最优权矢量的同时,搜索真实的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导向矢量的计算采用基于梯度搜索的最优化算法。该方法避免了常规LCMV算法的矩阵求逆运算,所需运算量小。对存在几种特定误差情况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稳态性能优越,对期望信号导向矢量的误差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97.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也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技术。分析了现有的切换触发机制,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异构无线网络环境的垂直切换仿真评价模型,用来评价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对切换性能的影响,以及规律运动、随机运动过程中垂直切换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并且,定义了“命中率”和“平均乒乓次数”两个评价指标来衡量垂直切换算法的性能。基于所提出的仿真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对常用的切换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998.
周海波  邓华  段吉安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2944-2947,2954
针对自行设计的步进电机结合传动装置构成的热超声倒装芯片运动平台,建立了含摩擦等扰动因素的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针对这一非线性数学模型,研究了传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传统PID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性能,而模糊PID控制能显著地改善定位精度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一类具有严反馈形式并含有Wiener噪声扰动的非线性随机大系统,其互联项满足线性增长约束。利用微分几何的理论,应用Backstepping算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选择了适合这类组合非线性系统的状态观测器,设计了自适应输出反馈分散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使得闭环,互联的非线性随机大系统实现了概率意义下的全局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滑模控制和Terminal滑模控制稳态精度问题,分析使用饱和函数代替滑模控制律中符号函数的线性滑模控制和Terminal滑模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饱和函数宽度的数值关系,得出两者的数学表达式,为协调既削弱滑模控制的颤振又保证稳态精度的滑模控制系统的饱和函数宽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定量地比较线性滑模控制和Terminal滑模控制的稳态精度,得出了Terminal滑模控制比线性滑模控制有更好稳态精度的结论,通过数值仿真算例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