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7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系统科学   393篇
丛书文集   212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57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对树莓色素的提取方法以及光、热、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食品添加剂,常见金属离子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莓色素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常见食品添加剂和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2.
The effects of a new O-superfamily conotoxin, SO3, on sodium current (INa), transient A-type potassium currents (IA), and delayed rectified potassium currents (IK), were examined in cultured rat hippocampal neurons using the whole-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 Addition of SO3 caus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rapidly developing, and reversible inhibition of voltage-activated currents. The IC50 values for the blockage of INa, IA, and IK were calculated as 0.49, 33.9, and 7.6 μmol/L, respectively. The determined Hill coefficients were 1.7, 0.6, and 1.2,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3 can selectively inhibit neuronal sodium and potassium currents.  相似文献   
133.
以SiO2和γ Al2O3为载体,以硝酸钴、醋酸钴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制备出钴基细粒子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测试等技术考察了钴基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分析了不同载体和前驱体对浆相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载体上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均高于γ Al2O3载体,因而Co/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差,CO转化率远低于Co/SiO2催化剂。不同钴前驱体所制备的Co/SiO2催化剂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有很大的差别,其相应的Co/SiO2催化剂的浆相费托活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o(NO3)2,Co(NO3)2+Co(CH3CO2)2,Co(CH3CO2)2,CoCl2。  相似文献   
134.
0 IntroductionChitinases (EC3.2 .1.14 )areenzymesthathydrolyzechitin ,ahomopolymerofβ 1,4linkedN acetylglucosamine .Thecompletedegradationofchitinchainsisusuallyachievedbyacom plexofenzymesactingtobreaktheinitialchainsintochitooligosac charides .Theseparateenzymesthenacttobreaktheseoligomersdownintotheircomponentmonomers.Thechitinolyticsystemex istsinawiderangeoforganisms,includingbacteria[1 ] ,fungi,higherplants[2 ] ,insects[3] ,crustaceans[4] andsomevertebrates,andplaysvariousrolesbothin…  相似文献   
135.
萘对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萘对不同粒径蓝藻的胁迫效应,采用5组不同质量浓度萘(0、0.01 mg/L、0.1 mg/L、1 mg/L、10 mg/L)分别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PCC7806)进行为期7 d的处理,分析不同浓度萘处理下,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究不同浓度萘处理对2种藻的生长及生理影响。结果表明:(a)整个处理周期内,聚球藻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其叶绿素a含量减小了3.9%~40.4%;(b)聚球藻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光合作用速率均有所减弱,但其耐受强光的能力有所增强,说明聚球藻对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c)萘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其潜在光合作用能力,但抑制了其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6.
将不同配比的高黏度聚丙烯与低黏度聚丙烯共混制备高低黏度树脂混配基体,旋转流变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共混体系的黏度。以高低黏度聚丙烯共混物为热塑树脂基体,采用熔融浸渍方法制备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热塑预浸带。研究发现随着低黏度聚丙烯含量的增加,热塑树脂基体的加工性能明显提高,预浸带制品的孔隙率及纤维断裂率逐渐降低。将各组预浸带模压成型后进行力学测试,结果显示低黏度聚丙烯的加入使层压板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均出现小幅度下降,而对冲击强度基本无影响。结合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低黏度聚丙烯质量分数10%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7.
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 广泛应用于地热勘探、 油气田开发等多个领域, 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介绍了微地震形成机理及其特征和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进而简述了微地震监测 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等主要技术。 去噪为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 因而论述了一些基本的降 噪方法, 提出深度学习在微地震监测技术中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 最后, 对监测技术的扩展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8.
概率极限理论是概率论的主要分支之一,是概率统计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经典的极限理论是以独立随机变量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实际大部分随机变量是非独立的,负相关随机变量序列就是相依随机变量序列中的一类典型且应用广泛的随机变量序列,针对负相关随机变量加权和序列的极限问题,应用负相关序列、截尾和矩不等式等知识,推广了负相关随机变量加权和的矩完全收敛性,并给出了一个NA随机变量完全矩收敛的线性过程,所得结果改进了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39.
G为有限群, oc(G)表示G中任意的素数阶元中心化子阶的集合,即oc(G)={CG(x) x是G中任意的素数阶元}.通过数量分析,利用oc(G)刻画了几个交错群,得到了如下结果:如果G为有限群且oc(G)=oc(A_n),则G≌An,这里7≤n≤9.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提高空间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针对传统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容易造成最优路径负载过重而发生拥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概率路由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based proba-bilistic routing algorithm,ACO-PRA).根据卫星网络拓扑动态周期时变的固有特点,将拓扑周期均匀分为若干个时间片,形成基于不同时间片的卫星网络拓扑连通图;根据网络拓扑连通图,将星间链路带宽和链路容量引入到目标函数中,建立时延最小的优化模型;根据蚁群算法的节点概率函数选择下一跳节点,进而找到一条能同时满足时延带宽和链路容量要求的最佳信号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蚁群优化的概率路由算法不仅能够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平衡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