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4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了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开销,减少搜索目标节点的查询次数,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提出了构建具有小世界特性和幂律分布的复杂网络的网络结构,引入谣言传播机制.结合择优连接机制,建立一种新的查询方法.借助GPL模型的拓扑模拟器BRITE产生了不同尺度的仿真网络.针对查询通信开销和算法覆盖度两个重要指标,测试传统的flood-ing算法和本文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的查询方法的通信开销小于flooding算法的一半,算法覆盖度与flooding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重点对光催化氧化法降解LAS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STPP存在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做了LAS随光照时间变化的降解实验.实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得到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3.
框架结构安定性分析的基本定理及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结构安定分析的上、下限定理及变化荷载区域问题,结果表明考察结构安定与否无需研究荷载全域,只要对荷载域的凸包C0(Ω)的边界点或顶占进行分析即可。文中还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14.
针对迭代收敛时主动轮廓模型在图像深凹处难以完全收敛且在较高的图像分辨率下收敛速度缓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新方法.本方法结合了多分辨率与梯度向量流概念,首先在原始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上进行轮廓提取,并将提取到的轮廓作为初始轮廓再在高分辨率图像上进行轮廓提取,最终得到原始图像的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图像深凹处收敛效果良好,且极大提升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能量法(瑞利法)近似计算悬臂支承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振动的固有频率,并对碳/环氧[90/0](?)正交层合板进行实测。##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16.
柴晶 《科学之友》2007,(2):131-132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角色特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设计、制作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以活性炭粉和石墨为原料加入复合催渗剂的无毒液体渗碳剂,并在链条零件中进行了生产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渗剂具有无毒、无污染、快速、节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替代氰盐等有毒液体渗碳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从平衡微分方程出发,导出挠度方程,通过影像云纹法测得中心受集中力作用时周边固支碳/环氧正交铺设对称圆层合板的挠度曲线,并与理论曲线相比较。  相似文献   
119.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白金族贵金属的超微粒子分散到多孔性氧化铝薄膜 的微孔表面,得到一种新型的多孔性气体分离膜.将这种薄膜应用到H2-N2 混合气体的分离,在400℃的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气体选择透过性和分离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本薄膜的高温分离系数可达6.5~7.0,远高于根据Knudsen 扩散机理所推算出的3.74的理论值和目前文献报道的同类型膜的2.5~3.0 的水平.通过表面及显微分析,发现这种薄膜的透过机理是由化学吸附所引 发的表面扩散过程,从而加速了氢气的透过速度.另外,将这种膜用于膜反应 器中,应用到甲烷的水蒸气转化反应.由于反应过程所生产的H2通过膜源源 不断地分离出去,化学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倾斜,从而在较低温度下即可 获得很高的转化率.475℃,S.V.=750~1000 h-1,H2O/CH4=3.0的反应条 件下,甲烷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几乎相当于固定床反应器及热力学平衡 值的2倍,同时可获得很高的H2收率.这种反应器在燃料电池、H2透平等新能 源体系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0.
采用正丁胺化学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的方法,探讨了丝光沸石(Ⅰ)的残钠量、硅铝比对催化剂表面酸性质的影响,并和催化剂上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活性作了关联。还结合用吡啶作探针分子的FT-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Ⅰ中引入第Ⅷ族过渡金属元素后对催化剂表面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Ⅰ上的表面酸中心区分为两类:一类是酸强度较弱(TPD谱峰顶温T_M<350℃)的低温酸性中心;另一类是酸强度较大(T_M>350℃)的高温酸性中心。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主要是后者起催化作用。在较低的硅铝比下,Ⅰ经部分脱铝,有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的酸强度和酸浓度。第Ⅷ族过渡金属元索引入Ⅰ中,将优先定位于强的B酸中心附近,并明显改变了Ⅰ的表面酸中心分布,使之有利于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