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系统科学   136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研究方法   19篇
综合类   389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采用真空高温反应,自然降温冷却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在Li2S-SiO2体系中制备出了玻璃。对玻璃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确定了玻璃形成范围,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玻璃中硫元素的化学环境(原子价态)分析;用差热分析(DTA)技术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22.
分析和比较了测试破岩冲击器冲击能量的各种方法,根据冲击力法的测试原理和特点,选用冲击力法测试破岩冲击器的性能参数,并以YD系列测力传感器为检测元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自动检测系统。实验证明,用这套系统测出的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冲击器的性能特点,对于研究和改进冲击器的结构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研究冲击破岩机理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23.
根据PDC钻头的运动特点及工作特点,建立了描述PDC钻头各个切削齿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体系,给出了计算或确定各切削齿运动速度、切削面积、井底角、旋转一周的破岩体积、切削齿的工作部位等参数的具体方法,为分析和评价或定量计算各切削齿工作条件和钻头总体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4.
建立了一个微型计算机通用钻头数据库管理系统,确立了一套选择PDC钻头类型的方法和步骤.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能进行常规的数据检索,还实现了快速、可靠的PDC钻头选型,为钻头设计和制造人员提供大量可不的数据及正确进行PDC钻头选择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225.
应用亥姆霍兹方程和傅里叶变换,对高斯光束通过狭缝、矩孔和圆孔时的衍射时行了分析。在傍轴条件下导出了相应的近似公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26.
通过钻削的流屑角试验,验证了群钻钻削的流屑角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7.
为了抵抗强震作用,必须使结构物具有良好的延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查采用了圆形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延性柱在大变形领域的多次重复加荷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本文介绍了关于该柱的实验概要,并对该柱的破坏过程、剪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的特性、塑性铰区域内的变形特性等实验结果作了若干讨论。  相似文献   
228.
本文讨论了序区间上P(r)弱紧的增算子的不动点与固有元的存在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迭代序列。  相似文献   
229.
采用环烷酸—TBP体系对混合稀土中的La进行分离提纯。测定了La、Ce、Y、Pr、Gd、Nd的pH_(1/2)值,以及,并据此设计出分馏萃取流程。经试验,确定用20级萃取和10级洗涤,所得La_2O_3产品的纯度可达99.95%,收率为97%。环烷酸—TBP体系具有无臭、分层快、粘度小、成本低等优点,可用来代替常用的P_(350)、P_(507),作为分离提纯La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230.
本文讨论具弱奇性核的非线性积分系统的快速控制问题,证明了最大原理对这种系统依然适用。另外,又给了快速最优控制的存在性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