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82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采用类Stober法,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反应温度为130℃,可控制备粒径尺寸均一的单分散TiO_2纳米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时间、溶液的pH值,单分散TiO_2纳米微球的直径可以在几十到一千纳米范围内被精确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对所制备的TiO_2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样品为无定形结构,可通过进一步的水热晶化提高样品的结晶度.此单分散TiO_2纳米微球有望在光催化机理研究、太阳能敏化电池、光子晶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H.264编码器在TMS320DM642上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是ISO/IEC和ITU-T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在数字视频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在TMS320DM642芯片上实现H.264实时编码的优化思想,采取的优化技术和具体优化过程,并给出优化前后编码器性能对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3.
采用单一前驱体溶剂热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表面活性剂条件下,成功合成了ZnS纳米线束.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变换吸收光谱及光致发光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的六面体纤维锌矿ZnS纳米线束,直径在20~30 nm,长度为1.5~2.0μm,并对ZnS纳米线束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根据目前无缝钢管常用的外表面常压管射流与内表面轴向喷射冷却方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大口径钢管淬火过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管的管径、钢管的旋转速度及内喷射冷却介质——水的浸润角对钢管径向冷却均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管径条件下,管径对冷却均匀影响不大;钢管的旋转速度不低于60 r.min-1,水的浸润角为270°左右时,钢管径向冷却均匀较好.  相似文献   
35.
36.
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料流量及空气流量设定系统的燃烧控制模型,并把该模型首次用于某机械厂车底炉的烧钢控制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型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也适用于冶金工厂其他炉子.  相似文献   
37.
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崇明东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及本地物种芦苇、海三棱藨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不同植物中以海三棱藨草根际微生物量最多;过氧化氢酶活性为与海三棱藨草混生的互花米草根际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以与芦苇混生的互花米草根际最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崇明东滩植物根际土壤生物活性与理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利用微生物学方法防治植物入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分解刚度有限元素法”建立夹层板的弯曲刚度矩阵,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个单层薄板的弯曲刚度矩阵和一个纯剪切刚度矩阵相加,降低了数学问题的难度,减少了计算工作量。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经典理论解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0.
江苏省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1995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尺度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格局,初步分析了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县域人均粮食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全省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洪泽湖流域、里下河地区和沿海农业区中部得到加强,而逐渐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退出;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空间差异化特征;县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是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农业自然地理条件对粮食生产布局的决定性作用已有所减弱,在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驱动力对粮食生产布局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图4,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