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系统科学   198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4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云南观音山煤矿已有的煤层地质条件,针对位于泥质松软岩层中的二井+1100m水平运输大巷破坏严重,原软岩巷道支护设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重新优化了支护参数,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了原支护巷道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分析巷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巷道周围形成"两侧"应力集中,常常造成巷道两边剪坏,无锚索支护时,巷道拱顶应力集中程度较高。根据结果重新进行了锚网索支护参数设计,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了锚网索支护后,剪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使巷道深部岩体也承担了浅部围岩的支护荷载,从而减小了巷道的变形量,通过锚索的作用,调动了巷道深部围岩的强度,从到了对巷道浅部围岩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92.
The mechanism of arsenic removal during a sinter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s with a sintering pot and arsenic-bearing iron ore containing arsenopyrite; the corresponding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nter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oupl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reaction of arsenic removal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oxygen atmosphere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arsenic could be removed in the ignition layer, the sinter layer, and the combustion zone. A portion of FeAsS reacted with excess oxygen to generate FeAsO4, and the rest of the FeAsS reacted with oxygen to generate As2O3(g) and SO2(g). A portion of As2O3(g) mixed with Al2O3 or CaO, which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rsenates such as AlAsO4 and Ca3(AsO4)2, leading to arsenic residues in sintering products. The FeAsS component in the blending ore was difficult to decompose in the preliminary heating zone, the dry zone, or the bottom layer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however, As2O3(g)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high-temperature zone could react with metal oxid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rsenate residues.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研究网络结构上的观点传播与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对观点传播算法的优化,提出了基于用户相似和物品相似推荐系统评分预测算法.设计的算法修正了现有相似研究中在目标比较相似时,相似性结果为零的问题,将用户(或物品)的相似度定义为用户(或物品)间的观点数目和差异在相应复杂网络中的传播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推荐算法.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算法与几种典型的现有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并且优于观点传播算法.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区内侵入岩主要分布于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北部,其产状严格受康西瓦结合带控制,岩性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16.48±0.62)Ma,为早中生代印支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REE含量为(113.9~191.55)×10~(-6),LREE含量为(104.96~172.09)×10~(-6),HREE含量为(8.94~19.4)×10~(-6)。轻稀土元素较为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较弱的负铕异常。岩石相对富集Rb、Ba、K、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和HREE等高场强元素。晚三叠侵入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准铝-过铝质花岗岩S型和I型花岗岩;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并有部分幔源物质的参与。结合锆石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晚三叠世西昆仑地区已进入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区内侵入岩是在岩石圈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离体肝脏灌流技术测定了 CL(二个实验组 ,CL给药量分别为 1× 1 0 - 8mol和 1× 1 0 - 6mol)对大鼠肝脏物质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CL可使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浓度下降 ,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在给药后灌流的 1、2、3、4 h内 ,与对照组相比 ,1× 1 0 - 6mol的 CL使大鼠离体灌流的肝脏产生的尿素氮分别下降了1 4 .79% ( P>0 .0 5 ) ,1 7.88 ( P>0 .0 5 ) ,2 6 .79 ( P<0 .0 5 )和 2 9.95 ( P<0 .0 1 ) . 1× 1 0 - 8mol的 CL具有类似的效应 .而 CL对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水平影响不大 .CL可抑制大鼠肝组织中 GPT的活性 ,灌流 4 h后 1× 1 0 - 6mol的 CL使得肝组织中 GPT活性下降了 2 4 .6 5 % ( P<0 .0 5 ) ,但 1× 1 0 - 8mol的 CL仅使 GPT活性下降 7.5 0 % ( P>0 .0 5 ) .CL 还抑制大鼠肝组织中 G6 PDH的活性 ,1× 1 0 - 6mol的 CL可使肝脏中 G6 PDH活性下降 36 .0 4 % ( P<0 .0 5 ) ,同样1× 1 0 - 8mol的 CL对 G6 PDH活性影响不显著 .提示 CL可直接通过影响肝脏的氮代谢及相关酶的活性继而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 .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时域和频域不充分稀疏条件下的雷达信号欠定盲分离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不同时延的累积量与三阶张量分解估计混合矩阵的方法,并通过修正子空间投影算法完成对雷达源信号的恢复。首先将混合信号的四阶累积量表示成三阶张量,利用三阶张量分解获得混合矩阵估计值;通过求解雷达源信号任意时频点处对应的估计矩阵的列矢量,得到该时频点处最优超定矩阵的伪逆并恢复源信号。该算法可以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时频域同时混叠的雷达信号盲分离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提高了盲分离中混合矩阵估计性能和源信号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将稳健估计程序思想运用到二阶部分线性自回归模型中,得到了未知参数β和非参数函数g(·)的稳健估计.在一定的条件下,证明了未知参数和非参数函数估计的相合性.并通过时间序列的数据模拟验证相合性结果.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一类具耗散项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借助偏微分方程的一些标准技巧对非线性项进行估计,利用嵌入定理和算子半群的方法证明了在相对较弱的条件下上述问题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999.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小型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小型导航接收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新优点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导航系统接收传感器网络所面临的攻击特点,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干扰检测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干扰和校正位置,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到达角度定位机制的攻击检测算法确定受到干扰的点,并进行干扰校正;然后基于导航系统抗欺骗干扰原理,提出了单干扰源双曲线定位算法。最后,利用所提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攻击检测和校正效率很高,理想条件下干扰源定位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决压缩感知重建中噪声引起图像质量明显下降的问题,研究了自适应学习的压缩感知模型,提出了一种盲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该方法采用盲压缩感知的稀疏矩阵与稀疏基交替更新的思想,应用了图像冗余变换和初始组合余弦变换基相结合的迭代策略,解决了压缩感知中的稀疏基难于表示的问题,抑制了噪声,提高了图像重构质量。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较基于小波变换的正交匹配追踪方法和全变差方法有明显的噪声抑制功能,且能保持较好的图像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