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系统科学   1268篇
丛书文集   238篇
教育与普及   2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109篇
研究方法   17篇
综合类   1133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647篇
  2003年   1247篇
  2002年   971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697篇
  1997年   818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864篇
  1992年   601篇
  1991年   568篇
  1990年   522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84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田间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开展了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用3个统一参试品种,于2006-2007年在甘肃省38°56'N,100°26'E范围内,布设了5个试点,分别是海拔1 280.0、1 506.5、1 706.5、2 000.0和2 231.5 m,进行了垂直生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成熟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反映生育期长短的播种-成熟天数与海拔高度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海拔高度每升降100 m,参试玉米品种生育期延长、缩短4~5 d.直链淀粉/粗淀粉与海拔之间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2.
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释糖蜜为底料,探讨了厌氧接触反应设备用于连续流发酵制氢的可行性,考查了其启动运行特性.以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9.3 g(MLVSS)/L、进水COD 5 000 mg/L、HRT 8 h和系统温度(35±1)℃等条件下启动,30 d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乙醇和乙酸之和的质量百分数,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69.8%,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征.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的pH值、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分别维持在4.8,460 mg/L,-305 mV左右,平均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3.2和13.4 L/d.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呈现出良好的产氢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3.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2008年收录中国期刊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有关国际重要检索机构在2008年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在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查询检索,2008年7个国家22种检索系统共收录中国期刊2 134种,其中,大陆期刊数1 921种;台湾期刊数152种:香港期刊数60种;澳门期刊数1种.本文分别介绍了国际上24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的情况.鉴于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预计将有更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4.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实验.对储层内油、水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机理进行模拟,以求更深层次地了解研究区延长组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油效果和剩余油形成的内因.在充分认识研究区延长组砂岩储层4种主要孔隙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相应地制定3类注水开发方案,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和次生溶蚀孔隙型归为一类,微裂缝型一类,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型一类.  相似文献   
135.
概念格是数据分析与知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具有精确性和完备性等特点.目前,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算法很多,但在提取到规则的数量上和规则的形式上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基于概念格的分类规则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改进内涵缩减的增量式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内涵缩减的确定的分类规则和近似的分类规则的提取方法,通过有效限制计算内涵缩减的节点的范围降低了内涵缩减的计算规模,利用分类规则基,降低了需要计算的分类规则的数量,提高了分类规则的提取效率.为验证本研究提出分类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用C++实现了上述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6.
带有轴向金属电极的烟火电流发生器放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烟火学研究的进步,烟火器材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领域,烟火电流发生器是一种将烟火装置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新型烟火器材.本文介绍了装药为碳化锆和硝酸钠的带有铜轴向电极的烟火电流发生器放电性能实验,测试了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所记录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药柱直径、氧化剂硝酸钠含量等因素对烟火电流发生器放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阐述了烟火药剂燃烧产生电效应的电化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烟火药剂燃烧时产生电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烟火电流发生器电动势值为累积大小,其形成过程是燃烧的烟火装药冷却阶段不同区域的各个电流形成过程的累加,烟火药剂燃烧产生电动势的规律符合熔盐电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本系统建立了六相双Y移30°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方程.通过选取dq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作为状态变量,选取定子电压和电流作为输入、输出向量,构建了EKF观测器.在dq旋转坐标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获得转速和转子位置,并利用TMS320F2812型DSP芯片实现全数字控制.该方法不需要对多相永磁电机的结构作任何改变,同时适用于凸极和隐极永磁同步电机,在很宽的速度变化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位置估计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使系统具有更加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8.
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瓜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南瓜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对南瓜穴盘苗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后,幼苗POD活性显著增高,根冠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在南瓜苗龄20、30和40 d时,POD活性随施用氮肥次数和苗龄的增加而差异愈加显著.但在各个南瓜苗龄期,施用5和10 g/L浓度氮肥水平的南瓜幼苗之间,其POD活性和根冠比并无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磷钾肥施用后,POD活性、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磷钾肥200 mg/L浓度水平下,南瓜苗龄30、40和50 d时的POD活性增强.微肥对南瓜穴盘苗的POD活性影响最小,微肥施用后,南瓜幼苗POD活性变化不显著,但根冠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9.
基于探地雷达的复垦土壤层次无损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紧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土地复垦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复垦后耕地的表土层厚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薄表土地区覆土厚度检查是关键.传统的检验方法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选择微波遥测仪器--探地雷达为工具进行了土层结构无损探测的室外模型实验.构建模型自下而上依次为原状土(40 cm)、粗砂(25 cm)、土(15 cm)和细砂130 cm),中心天线频率为500 MHz,测量方法为共剖面法.通过对雷达图像分析,各层介质探测差值小于5 cm,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有效探测土层结构,可以用于土地复垦工程土层厚度的验收工作;同时,尝试对实验的时间-振幅和频率-振幅进行分析,通过时间-振幅图可以看出,振幅在0.95、7.15、9.93、15.7和17.50 ns附近发生了5次明显变化,能够更加直观地解译雷达信号;通过频率-振幅图可以看出,在频率达到470.10 MHz时,振幅最大为1 821,电磁波最有效,可为探地雷达设备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0.
大坝下游水体溶解气体浓度超饱和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泄水建筑物过流水体强烈掺气容易导致下游水体中溶解气体(TDG)浓度超饱和,使下游一定水深处的水生生物遭受气泡病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大坝水垫塘内强紊动水体的气液传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国内外TDG浓度超饱和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分析总结了TDG输运方程、气液双流体模型、气泡界面传质系数、传质面积、气泡直径、掺气浓度和有效饱和浓度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其突出的问题是对气泡动力学认识不够,气泡数量、气泡聚并与破碎、气泡尺寸、气含率和气泡速度的求解仍存在诸多假设和尚需实验验证的系数.预测模型发展受到湍流模型、气泡表征方法和TDG输运方程的限制.本文为更好地完善水体TDG浓度超饱和模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