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2000年在上海浦东新区营建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种类组成、植株密度、植株高度、胸径和土壤养分的跟踪调查,研究了近自然森林十年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0 年生长,林分长势良好,植物种类组成基本上仍以初期种植的物种为主,伴有少量自然侵入种;由于建设前期缺乏荫蔽,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等常绿阔叶树种枯死较多,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死亡率低、生长迅速,逐渐占据群落上层后,常绿阔叶树种逐渐适应群落环境,趋于稳定生长;随着群落的发展近自然森林土壤养分较种植初期稳定上升.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近自然森林优化模式建设的尝试,提出了“异龄复层落叶—常绿混交林”的种植模式,为城市地标性的植物群落构建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52.
耐用品动态Bertrand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耐用品的市场容量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特点,修正了传统的Bertrand竞争模型,得到两阶段情形下的两个企业同时博弈的耐用品动态Bertrand模型及其所对应的价格均衡解.通过对模型的比较与分析可知,新模型是对传统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并且能够适用于更为实际的竞争情形.  相似文献   
53.
以内蒙古某钼铜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几何建模法构建了成矿相关地质体的三维形态模型,通过变异函数分析研究了矿化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在此基础上应用Kriging插值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和解析了成矿元素的三维品位分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钼和铜品位数据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异模式,但铜矿化的均匀程度和空间相关性都高于钼矿化.钼铜矿化具有丛聚性...  相似文献   
54.
55.
对型芯预喷涂一层Al涂层,将AZ91镁合金液浇注到铸型中实现基体和涂层的结合,对凝固后的结合界面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Z91镁合金液和Al涂层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实现了界面间的润湿,形成冶金结合界面。该界面包含3个扩散层:镁合金基体一侧为(Al12Mg17Mg)共晶组织;中间层为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Al涂层一侧为Al3Mg2金属间化合物,并弥散分布着一些氧化物。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复合铸造的方法可以实现Al涂层和镁合金基体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56.
区间数的排序方法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给出区间数两两比较的一个简洁公式,详细研究它的一些性质,如互补性、传递性等;基于可能度矩阵给出区间数排序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7.
感谢大碰撞     
不要认为彗星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大碰撞就意味着所谓“世界末日”。古往今来,宇宙碰撞一直在刻划着我们的行星及栖息于其上的生命。如果没有小行星的冲击,就没有天体──既无地球,也无月亮,更无生命和今天的人类。 地球的原材料 大约46亿年前,在开始发光的太阳四周包围着圆盘状的气体和微尘。一般认为这个气体和微尘层不久即分裂,产生了10兆个左右的小行星。根据推测,当时在地球的轨道附近大约存在着100亿个直径约10公里、重量约1兆吨的小行星。 小行星在不断的撞击中合为一体并逐渐成长,在体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58.
随机生产中拖后需求的变质产品最优生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部分短缺量拖后的变质产品,建立随机生产状态下的生产-库存模型.所谓随机生产状态,是指生产过程会随机地从一种可控状态向另一种不可控状态转移,当生产处于不可控状态时,会生产出一定比例的次品.其中,生产状态的转移服从均匀分布.通过生产-库存模型得到了随机生产状态下总成本函数,分析得到,该总成本函数是一个关于生产次数的凹函数,并由此提出了最优生产次数算法.最后给出了算例.算例结果表明,最优生产次数算法能够有效地将一个4n 1维的最优问题转化为一个一维问题,为变质商品的生产-库存决策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决分布式环境下挖掘全局序列模式常产生过多候选序列,加大网络通信代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环境下的快速挖掘全局序列模式算法--DMGSP.该算法将分布式环境下的各站点得到的局部序列模式压缩到一种语法序列树上, 避免了重复的序列前缀传输. 采用合并树中结点序列规则和项序扩展策略,对非频繁序列进行剪枝,有效地约简了候选序列,减少了网络传输量,从而快速生成全局序列模式.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数据集环境下的DMGSP算法性能优越,能够有效地挖掘全局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60.
为了克服传统高维数据挖掘频繁闭合模式算法迭代产生子表,引起算法执行时间长和存储开销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挖掘高维数据的频繁闭合模式的算法EMHCP. EMHCP算法采用一种新型结构位图表来压缩存储数据,在仅扫描数据库一次后,建立位图转换表.根据位图转换表来构建混合树结构,采用深度优先的方式和有效的剪枝策略高效挖掘出所有的闭合模式.从而有效地缩小了搜索空间,加快了处理速度.通过在生物数据库应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EMHCP算法比已有的CARPENTER和TD-close等算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