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209篇
  免费   26313篇
  国内免费   46196篇
系统科学   45180篇
丛书文集   39003篇
教育与普及   241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55篇
现状及发展   8380篇
研究方法   2517篇
综合类   905171篇
自然研究   47篇
  2024年   4910篇
  2023年   18992篇
  2022年   16838篇
  2021年   16484篇
  2020年   17156篇
  2019年   24388篇
  2018年   26134篇
  2017年   11797篇
  2016年   15257篇
  2015年   24932篇
  2014年   48794篇
  2013年   46226篇
  2012年   53207篇
  2011年   59919篇
  2010年   60445篇
  2009年   66212篇
  2008年   63597篇
  2007年   63555篇
  2006年   52039篇
  2005年   43625篇
  2004年   39947篇
  2003年   37527篇
  2002年   33683篇
  2001年   29548篇
  2000年   24919篇
  1999年   17421篇
  1998年   10727篇
  1997年   9999篇
  1996年   9090篇
  1995年   7500篇
  1994年   7013篇
  1993年   5851篇
  1992年   5459篇
  1991年   5086篇
  1990年   4533篇
  1989年   5086篇
  1988年   5929篇
  1987年   5166篇
  1986年   4391篇
  1985年   3968篇
  1984年   3545篇
  1983年   3108篇
  1982年   2821篇
  1981年   2458篇
  1980年   1945篇
  1979年   1203篇
  1959年   946篇
  1958年   1314篇
  1957年   1042篇
  1956年   8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01.
为了获得更好的光学均匀度,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度,研究了导光板双边入光时散射网点密度对导光板出光面光学均匀度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导光板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工作原理。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导光板散射网点的密度随着与光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使用Trace Pro软件模拟了当网点密度从导光板中心位置向两边递减时,导光板出光面的光学辐照度,模拟得出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导光板出光面的亮度最大值为5 729 cd/m~2,最小值为4 729 cd/m~2,光学均匀度为82.54%。通过对导光板散射网点密度的研究,为以后导光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2.
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不同比例Al/RDX浇注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获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峰温,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其表观活化能,分析了表观活化能与Al/RDX比例的关系。采用实验室慢速烤燃试验,获取了不同Al/RDX比例配方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Al/RDX比例与配方表观活化能及慢速烤燃响应特性有关,Al含量为15%时,表观活化能最小,发生慢速烤燃响应的时间最早,但是响应剧烈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203.
使用实验轧机旁冷却装置配合轧机进行轧制实验,研究轧制道次间不同冷却工艺对特厚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道次间冷却工艺可以在全厚度方向获得组织细化及强韧性提高效果,采用强冷道次间冷却实验钢1/4处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0μm,强度为376MPa,-40℃冲击功为169J;心部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5μm,强度为360MPa,-40℃冲击功为123J.本工艺可形成470μm厚表层细晶层,晶粒尺寸可细化至5μm;粗轧道次间插入冷却工艺轧制钢板强度和冲击韧性优于中间坯冷却工艺;随冷却强度增加,钢板内部组织明显细化且强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4.
2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对2.829~7.072mmol/L浓度范围内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黏度特性进行测定,以探究溶液内部的胶束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剪切速率时,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高浓度溶液中黏度快速减小至基本稳定,这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简单;低浓度溶液流变性较复杂,在高剪切速率作用下起始阶段黏度先减小,随后经历了逐渐增大和振荡降低并最终基本稳定的过程。低剪切速率时,所有浓度范围的溶液的黏度均是先增大而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相似,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开始阶段都存在短时间的"应激响应过程"使得溶液黏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205.
针对传统级联型ΔΣ调制器中运算放大器(OTA)增益要求过高和功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反相器实现积分的级间反馈级联型低压低功耗调制器。该调制器采用带有级间反馈的级联型结构,从系统上消除了传统级联结构中传递函数失配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模拟积分器的设计要求,不再需要高电源电压、高增益的OTA实现积分来保证传递函数的精确性。此外,采用低增益、低功耗的C类反相器实现积分功能,节约了芯片功耗和面积,用0.5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两级级联的四阶ΔΣ调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调制器版图核心面积仅为858μm×525μm,调制器可工作在低至1.4V的电源电压下,在信号带宽为3.9kHz、过采样率为128的情况下,信噪失真比(SNDR)最大为99.8dB,平均电流消耗仅为58.6μA。该调制器适用于低频信号的高精度处理,具有低压低功耗优势。  相似文献   
206.
基于定长序列的双向LSTM标注模型,提出强化中心字模型和强化逆向序列模型的分词优化方法.在Bakeoff2005微软亚洲研究院语料上的实验表明,优化方法的分词效果得到了提升.提出的优化模型,对于其他序列标注任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7.
以硅溶胶(SS)、硫酸锌、硫酸铝和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硅溶胶-聚硅酸铝锌(SS-PSAZS)复合絮凝剂,结合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备条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SS-PSAZS的最优制备条件:硅溶胶的加入量为10μL,复合体系的pH=1.7,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为0.5 h。在最优条件下,硅溶胶和PSAZS复合形成了新的无定形的链网状结构的复杂聚合物。当SS-PSAZS的投加量为4 m L(每200 m L造纸废水)时,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最好,浊度、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0%、89.7%和69.8%,且其絮凝性能优于PSAZS和聚合氯化铝(PAC)。  相似文献   
208.
209.
45号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变动载荷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极易出现疲劳失效甚至断裂。因此,研究45号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综合目前各研究领域,总结出对45号钢疲劳寿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应力性质、表面状态等,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10.
CrWMn钢冲料刀片在使用很短一段时间后即发生脆性断裂和刀口崩坏,使用寿命极短。为提高冲料刀片的使用寿命,对CrWMn这种材料进行细致的研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低倍组织检验、显微组织检验及对断裂刀片相关热处理工艺过程分析等方法对刀片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轮小样试验,找出了比较合理的热处理工艺。通过适当降低刀片的硬度要求(降为HRC53~55),提高韧性使刀片的综合机械性能达到了最佳。即满足了刀片的使用要求,又使其使用寿命提高了30倍左右,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