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龙口褐煤作吸附剂对As(Ⅲ)的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吸附模型,吸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温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给予表征,结果表明:龙口褐对As(Ⅲ)的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全开架管理模式的构建,包括建立读者引导系统、实现文献资源合理化布局和科学管理、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实行岗位量化管理和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围绕异步电动机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从定子电路人手,着重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缺相情况下,因定子电流不能满足相位条件,致使电动机无法自动启动的原因,并对异步电动机缺相运行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水力旋转生物膜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表明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hr,本装置脱氮效果较好,停留时间为8hr时TN去除率达62.5%,氮的去除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BOD面积负荷设置为5-7g/(m^2.d)较合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既有体制和政策原因,又有各个地区自身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区域市场.首先要扫除体制障碍;其次要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区域开放;最后,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对燃烧振荡一维数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推导,得出控制方程组耦合解,并利用简化后的方程解对燃烧振荡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数学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说明了本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工程实用性.根据计算结果调节燃烧工况,可有效削弱燃烧振荡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或减少燃烧振荡现象的产生,保证燃烧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指出,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到50%以上,民营经济实现我国居民就业率70%以上。而相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中90%以上的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家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七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香蒲、美人蕉、灯芯草、芦苇,菖蒲、茭白和黄花鸢尾这7种武汉地区常见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分别实验停留时间为1天,3天和7天时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停留时间选择1天比较合适,各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对C0Dcr,TN,TP和浊度有明显的去除,其中香蒲、美人蕉、黄花鸢尾、茭白和菖蒲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七种湿地植物处理污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香蒲、美人蕉、灯芯草、芦苇、菖蒲、茭白和黄花鸢尾这7种武汉地区常见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分别实验了停留时间为1天,3天和7天时这7种植物的处理效果。各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对CODcr,TN,TP和浊度有明显的去除,停留时间1天的各种植物湿地的出水已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统计测验表明,各种植物对CODcr的去除无显著性差异;芦苇对TN的去除率显著低于其它植物,灯心草的去除率显著低于香蒲;美人蕉、黄花鸢尾与灯心草对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芦苇和茭白,黄花鸢尾对TP的去除率还显著高于菖蒲;总体上看,香蒲、美人蕉、黄花鸢尾对COD、N、P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为较好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促进英国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的两种主流模式LTAD与YPD进行文献整理与归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青少年运动能力长期发展模式(Long-Term Athletic Development)依据生物年龄划分儿童及青少年不同训练阶段,这种机械式划分方法和分类思想具有明显的理论局限性,未能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灵活区分不同训练阶段.但是此模式将青少年的身高增长峰值与体重增长峰值纳入到体现青少年生长发育程度的重要监控指标中,部分弥补了仅依靠生物年龄对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阶段进行划分的局限.(2)青少年体能发展整合模式(Youth Physical Development)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发育特点的运动素质发展的新途径,旨在提升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和竞技表现的系统整合效果,通过长期的动态监控和科学的导向辅助青少年运动能力的持续发展.此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力量、基本动作技能、速度和灵敏素质这四项运动能力为儿童时期训练的靶向内容,而对于专项运动技能、爆发力、肌纤维肥大的发展则是青春期的重中之重.(3)基于LTAD与YPD模式比较视野下,文章对体现青少年运动能力的6项指标,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位移能力、耐力素质与代谢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得出各项素质的发展敏感期、不同素质能力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及各项素质的科学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