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液固相平衡实验装置,测定了蒽和咔唑在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酮、二甲苯、二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中的溶解度,并作出溶解度曲线,为粗蒽的分离和粗制提供了有用数据。实验发现DMF对粗蒽制取精蒽效果较好,四氯乙烯对粗咔唑的精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2.
为了对改性树脂的破乳效果和相关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四丁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新型填料用于乳化油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改性树脂的除油能力明显高于未改性树脂.通过测量油滴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研究了改性树脂的破乳机理,证明表面活性剂能显著影响油滴的Zeta电位,进而增强了破乳效率.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微粒促进柴油、重油分散的机理,发现颗粒物粒径分布、悬浮颗粒物浓度、油类型是影响油分散效率的主要因素.粒径越小的微粒所占比重越大,颗粒物浓度越高,则油分散效率越高.悬浮颗粒物可短时间内与油滴发生聚结,对重油的分散效率高于对柴油的分散效率.盐度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油的分散.  相似文献   
24.
对不同升温速率下 PVC热失重曲线 ( TG)以及热解产物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PVC热解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主要的脱氯阶段 ,主要产物为 HCl,并伴随有缩聚反应 ,反应为一级反应 ,反应活化能为 1 30 k J/mol。第二阶段为初步脱 HCl的残留物进一步裂解 ,生成线型和环状结构的低分子烃类混合物。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得到的 TG曲线形状类似 ,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 ,TG曲线总体上表现为向右漂移  相似文献   
25.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处理含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有机化合物氯酚(DOC)为模拟废水,在铁禽子催化剂参与下,用H2O2催化氧化氯酚。实验结果表明:在铁离子催化下,H2O2可以迅速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氯酚迅速氧化分解,反应10min后已测不出反应液中所含氯酚。最终COD的去除率在80%以上,H2O2浓度、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6.
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烃类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pH值、接种量、葡萄糖浓度、盐浓度、转速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烃类降解菌HJ-1的发酵过程中细菌密度的影响,得到了该细菌发酵的适宜条件,然后将优化条件下发酵的菌液添加到炼厂含油污泥中进行一次发酵处理.结果表明,菌株HJ-1对原油中的油降解率由78.6%提高到82.0%,对含油污泥中的油降解率由69.4%提高到77.4%.  相似文献   
27.
 酶法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一种新型方法,而酶的重复利用率直接影响该法的运行成本.本文采用吸附法将碱性脂肪酶L4固定在4种不同树脂上,对比了利用不同树脂和在不同酶液浓度条件下的固定化效果,然后采用吸附-交联法将脂肪酶固定在树脂DK110上,考查交联方式和交联剂浓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DK110的固定化效果最好,酶液浓度对脂肪酶固定化影响显著.交联方式对固定化效果有显著影响,酶液先与戊二醛混合后加入树脂载体(JL1)所获得的酶活最大(340U/g),酶液、戊二醛与树脂载体同时混合(JL2)重复使用稳定性最好.该研究为固定酶法制取生物柴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29.
介绍了采用光纤陀螺器件共享、基于时分复用的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时分复用方案的特点,在满足相关器件工作要求的条件下,重点讨论了三轴陀螺时分复用工作时控制信号的工作时序.  相似文献   
30.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有时工区内会有平台、礁石、小岛等障碍,使用双船作业(Undershooting)是获得该障碍区域优良地震资料的一个好方法。根据三维地震勘探原理,只要在勘探面积上获得分布均匀的地下数据点,且具有足够的覆盖次数;检波器网格的大小满足空间采样定理,则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就可以满足要求。所以海上的地震电缆(检波点)就可以绕过障碍区而获得足够的地下三维数据。阐述了双船作业的方法原理,就炮船(Source vessel)震源与导航系统的配置,以及近场检波器的安装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在实践中,应用该方法使炮船取得了很好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