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麦花药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初报魏凌基,王咏星,张薇(生物科学系)(农业科学系)APreliminaryReportontheStudyofHordeumSativumJess'sAntherinVitroCultureandPlantletRe...  相似文献   
32.
对18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的组成及主要常规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31个权重最大的小麦品质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小麦品质贡献大的前10个因子的先后次序为:湿面筋含量、硬度、Glil7.6、Gli22、沉淀值、Gli30、1Dx5 1Dy10、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Gli59.0。这10个因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小麦品质育种中要高度重视谷蛋白亚基及醇溶蛋白电泳谱带的作用。18个小麦品种可以聚成5类,10个主成分值在5类品种中的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在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时,既要注意协调10个主要品质影响因子的关系,又要使同一组合亲本间保持一定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33.
协方差分析的SAS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方差分析是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综合起来的一种统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苹果树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与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的比较,探讨了协方差分析方法在果树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还阐明了其SAS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4.
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产量分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发育及其在群体冠层中分层构成产量的一般规律。大豆植株结荚数量以上、中层为多,而粒重的分层比例是中层略大于上层。不同粒荚的分层分布,以三粒荚所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占42.78%),而且大多数分布在植株的中、上层;其次是二粒荚(占25.73%),主要分布在上、中层。研究认为,组成大豆群体产量的主体在植株中、上层,并以上层的二粒荚的粒数和中层的三粒荚的荚重构成产量为主。  相似文献   
35.
在附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大叶白麻消毒茎切断,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经过继代培养,建立了大叶白麻无性繁殖系,实验结果表明:1)培养基MS+6BA1mg/L+NAA2mg/L愈伤组织诱导,MS+6BA1mg/L+NAA0.2mg/L及MS+6BA2mg/L诱导外殖体产生丛生芽和继代培养,1/2+IAA0.2mg/L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6.
培养基附加成分对啤酒大麦花培诱导率及生根率影响的研究①魏凌基1王咏星1张薇2孔祥丽2孔广超2徐海霞1)(1生物工程部2农业科学系)AStudyoftheInfluencebyMedium'sAdditionalCompositionontheInd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