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混响室与均匀场临界辐射干扰场强等效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混响室条件下设备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结果与均匀场相关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测试场地EUT的接收功率相等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混响室条件下被测设备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公式;然后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FEKO,建立混响室和均匀场的仿真模型,在理想情况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以ETS 3142E型天线为被测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和开阔场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与均匀场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考虑了混响室的全向辐照电磁环境,测试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2.
通用电爆装置抗静电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弹药、导弹的抗静电能力,从形成静电危害的3要素分析入手,简述了电爆装置静电感度测试程序与数据处理方法,测试确定了某型反坦克火箭云爆弹用电点火具的真实静电感度.以静电发火的安全界限、静电放电模型和能量耦合关系为基础,确定了危险静电源对电爆装置直接放电的安全电压阈值计算方法.根据多年来的实测数据,确定了人体、机器设备对5种通用电爆装置直接静电放电的静电安全电压阈值.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对消"原理结合"局域屏蔽"技术的主动防雷击新方法,采用雷电电场实时监测技术并配合有源防护装置,把直击雷防护由传统的"小电流定向引雷"转变为削弱武器装备附近的雷云电场,并对带电雷云下行先导产生排斥作用,从而破坏在防护区域产生雷击放电的条件,从根本上消除了雷电对被保护装备的危害.通过对不同激励条件下空间电势曲线的理论分析以及空间电场分布的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主动防雷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效应物置入对环境电场强度测量的影响,提高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准确度,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正立方良导体作为效应物的模型,分别研究了效应物置入均匀电场环境或电磁混响室中导致的电场分布变化规律,以效应物置入前的环境电场强度作基准,确定了在典型方位测量环境电场强度时由于电场畸变导致的相对误差,给出了测量误差随距效应物相对距离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效应物前端面对角线方向测量环境电场误差较小,当相对距离l/λ>1时,均可将环境电场强度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低频测量时,测试距离处于(0.15~0.25)λ之间时,环境电场强度测试误差可控制在15%以内,满足测量误差要求;混响室中置入效应物,电场畸变主要影响其表面附近的平均场强分布,只要偏离效应物表面大于0.4λ,效应物置入引起的电场畸变对环境电场强度测量造成的误差就能控制在2 dB以内;距离效应物表面(0.5~0.9)λ时,电场相对误差更小,建议在该范围内进行环境电场强度测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频设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的技术需求,从二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机理出发,引入二阶互调低频阻塞干扰因子、低频干扰电平相对值,建立了二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模型.理论推导与实验测定相结合,给出了二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建模评估流程,以导航接收机作为受试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测试确定的二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模型参数,依据用频设备单频电磁辐射阻塞临界干扰场强测试数据和环境电磁场频谱分布参数,能够客观评估用频设备的二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误差在2 dB以内.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差模注入等效试验方法局限性导致的误差,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天线耦合途径下的校正方法,实现了注入试验结果与测试标准要求的电磁辐射试验结果等效.以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出现干扰损伤效应的用频装备为研究对象,将通信电台这一典型用频装备作为受试设备,开展了带内和带外阻塞效应强场电磁辐射等效注入试验,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扫频雷达装备连续波电磁辐射下的干扰规律,揭示单频连续波电磁辐射对扫频雷达干扰的作用机理,以Ku波段扫频雷达为受试对象,通过搭建试验平台,采用全电平辐照法对其进行带内单频连续波电磁辐射试验,从而确定雷达装备电磁干扰规律。带内单频点连续波电磁辐射试验结果表明,受试雷达的回波目标电平随干扰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干扰频率下,雷达装备电磁干扰效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选取6 dB压制电平为敏感判据,测试不同频率下雷达装备干扰场强阈值。试验结果表明,受试雷达带内较小的电磁辐射(干扰频差为0.14 GHz时)就能对雷达装备造成有效干扰。  相似文献   
18.
通信电台在受到带外强场干扰时会出现重启效应,当其处于外界复杂电磁环境中,在现有电磁敏感度测试方法所得的安全区域内,电台仍存在受到干扰而重启的可能.已知干扰的主要耦合途径是电台外部的互连线缆,对电台带外重启效应的敏感类型作出两种假设:一种是重启效应与干扰信号的有效值相关,另一种是重启效应与干扰信号的峰峰值相关.为了确定受试对象的敏感类型,分别用正弦波和调幅波作为干扰源,调幅深度设为100%,当达到临界干扰状态时,如果是与有效值相关,两个干扰信号幅值的比值约为0.61;如果是与峰峰值相关,两者的比值为1.当同时存在多个干扰源时,选择对应的预测模型计算预测系数,如果S≥1,可以判定电台会重启,反之不能.最后,以某带外接线缆的通信电台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验证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对混响室仿真模型进行数值分析,以表征混响室测试区域场均匀性的电场标准偏差值为目标函数,结合遗传算法对混响室搅拌器桨叶夹角进行优化,得到了桨叶夹角的最优解以及相应的测试区域的电场标准偏差值.研究表明,桨叶夹角处于最优配置时,测试区域各轴向电场标准偏差较初始状态分别下降了23.5%,28.8%,73.0%,总标准偏差下降了44.1%,说明通过优化改善了测试区域的场均匀性,提高了混响室用于电磁兼容测试时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在GTEM室中用射频连续波对某导弹装备上的数字控制电路进行电磁辐照.在一定的场强下,引入的电磁骚扰未导致被监测的与非门产生错误反转时,产生控制信号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却受到了电磁干扰,主要表现为产生的方波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大.分别研究了谐波波源频率在80,100,300 MHz和1 GHz时电路受干扰的情况,发现:多谐振荡器对频率为100MHz的连续波干扰最敏感,对80,300 MHz的干扰比较敏感,而对1 GHz的连续波干扰不敏感.在每个频点,对方波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随场强的变化进行了相关性拟合,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