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因此人们在增加建筑高度的同时也日益加强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然而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导致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本文基于此从岩土工程勘察、结构设计、防水建设和开挖技术四个角度对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胜利石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的实际情况 ,选定轻污油及直馏汽油作为终止剂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将轻污油和直馏汽油作为终止剂时 ,其轻质油收率分别提高了 1.30 %和 0 .95 %。在焦炭产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 ,干气产率大幅度降低 ,而液化气产率明显增加。注终止剂前后轻柴油的性质变化不大 ,而注入两种终止剂后 ,汽油的马达法辛烷值从 79.5分别提高到 80 .1和 80 .4,而研究法辛烷值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脉冲磷光颗粒示踪法,对一套新型内混式石油焦燃烧器烧焦管内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了烧焦管内固体颗粒的扩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焦管轴向上距示踪剂注入位置为1.0 m的截面上,不同径向位置测得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呈较对称的单峰分布,从烧焦管轴心向边壁靠近,其峰高差别较大.而在示踪剂注入位置以上的4.0 m及9 4 m截面上,不同径向位置测得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由一个尖而高的前峰和长拖尾所组成,曲线的峰高基本一致,表明颗粒沿轴向以弥散颗粒和颗粒团的形式扩散,颗粒沿径向的混合较均匀.分别对1.0 m和4.0 m及以上检测距离内的颗粒扩散行为建立了径向扩散模型和轴向两组分叠加模型,模型预测的颗粒浓度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依托兰永一级高速公路典型高填方路基工程,对涉及到高填方不良土质采用的浅层换填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的填方路基,采用现场安装单点沉降计的方式时刻监测路基沉降,根据实测数据分析路基沉降。在实际工程填筑过程中,每填筑3m高,共埋设12个单点沉降计,得到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路肩和超车道的实测数据,并绘制其变形曲线,得到两者的沉降规律。为高填方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气固两相流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催化剂的烧碳、烧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考虑相问热量、质量传递对流动的影响,建立再生器气固两相流动及烧焦反应模型,对工业再生器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气固两相流动及烧焦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对工业再生器的计算较好地揭示了再生器内的气固流动状况、组分摩尔分数变化及温度场分布等,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符合;模拟时忽略了再生器的内构件,对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脉冲磷光颗粒示踪法,对一套新型内混式石油焦燃烧器烧焦管内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了烧焦管内固体颗粒的扩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焦管轴向上距示踪剂注入位置为1.0m的截面上,不同径向位置测得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呈较对称的单峰分布,从烧焦管轴心向边壁靠近。其峰高差别较大。而在示踪剂注入位置以上的4.0m及9.4m截面上,不同径向位置测得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由一个尖而高的前峰和长拖尾所组成,曲线的峰高基本一致,表明颗粒沿轴向以弥散颗粒和颗粒团的形式扩散,颗粒沿径向的混合较均匀。分别对1.0m和4.0m及以上检测距离内的颗粒扩散行为建立了径向扩散模型和轴向两组分叠加模型,模型预测的颗粒浓度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自然情结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人类自然情结产生的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根源,提出自然情结具有永恒性的特点。根据对人类自然情结产生及现代人居环境的影响不同,把自然因素划分为核心要素和外围要素,把人居环境分为核心空间和外围空间。核心空间包括城市、社区(城镇)和建筑三个层次,对人类的综合作用最大,又称为人性空间,且其中的核心要素往往是可设计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最后,提出人居环境基本人性法则。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停车难”的问题日渐严峻,通过引入移动机器人(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构建自动化智能停车场迫在眉睫。针对AGV智能停车场可以自由选择终点这一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停车资源分配方案的代价评价模型,将路径干涉概率引入代价评价模型;同时针对现有的停车资源分配方法对AGV运行情况运行不足从而造成浪费的情况,本文在现有的停车资源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距离交替分配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整体规划分配两种停车资源分配方法。通过Plant Simulation软件对代价模型以及分配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在44个停车位,4辆AGV投入运输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停车代价将停车总时长提高了30.4%,并针对仿真过程对影响停车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重油催化裂化(FCC)工艺中,反应器内多相流动规律和精细数学描述是关键。基于湍流气固两相流理论和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基础研究,详细描述和刻画FCC提升管反应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及裂化反应历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以最大限度提高轻质油收率和生产清洁汽油为目标的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方向,应按照平行—顺序反应历程要求实现反应和转化过程的"分区调控",并根据烃分子"竞争吸附"和反应特性的差异匹配催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实验复习巩固,实验考核中的应用和体会以及农业植物病理学素材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