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研究了稻秸秆硝解制备黄腐酸(FA)和腐植酸(HA)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增加HNO3质量分数、升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均可以提高FA收率,改变液固比(溶液体积与原料质量之比,mL/g)对FA收率影响较小.正交试验得到制备FA的较优条件为:HNO3质量分数5%、温度90℃、液固比13 mL/g,在该条件下反应1 h,FA...  相似文献   
12.
13.
污泥的正己烷亚/超临界萃取及其产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污泥的正己烷亚/超临界萃取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萃取过程中污泥中的有机质发生裂解和脱O、N、S等杂原子的反应,同时伴随污泥颗粒表面水分的有效分离。同时,分析了产物的分布情况及产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亚/超临界萃取可有效提取污泥中的有机质,正己烷萃取物的产率可达19.5%~24.2%(daf),其O含量较低,N和S含量较高,不适宜直接作为液体燃料燃烧利用,可进一步加氢精制处理后使用;水相产物所含的有机物主要由醇类和羧酸类组成,可作为萃取残渣水热液化的溶剂被循环利用;萃取残渣的有机质中四氢呋喃可溶物总质量分数高达74.1%~84.9%(daf),可用作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煤中有机硫的化学性质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兖州和东林矿区的高硫煤(Sa,d4%~5%),先脱除无机硫,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水确、氯化、还原和甲醇超临界抽提处理,考察了煤中有机硫的变化。发现在350℃反应1h,可脱除40%~50%的有机硫,根据煤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推测,前者主要为硫醚和硫醇硫;后者主要为噻吩硫。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褐煤离子交换处理前后的加氢液化性能,探讨了不同形态铁催化剂和不同溶剂对褐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发现在液化反应条件下,离子交换煤中的(RCOO)_3Fe分解为Fe_3O_4,后者在有较高供氢性能的溶剂中和有硫存在的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Fe_(1-x)S,其催化活性高于Fe_3O_4。此外,在液化残渣的Mossbauer谱中发现有γ-Fe,它可能是由Fe_(1-x)S还原而成,其催化活性比Fe_(1-x)S更高。  相似文献   
16.
将神华煤与循环油混合油煤浆经不同热溶温度预处理后,研究了油煤浆粘度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研究发现:与未经热溶处理的油煤浆相比,经热溶处理的其粘度有所增大.在同一热溶温度处理后的油煤浆在测粘过程中,粘度随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没有出现粘度峰,粘度(η)与测量温度(tM)的关系为η=Aexp[Eη/8.314 5×(273 tM)].而在同一测粘温度下,经不同热溶温度处理的油煤浆粘度变化情况却截然不同:在神华煤发生热分解反应之前(<320℃),η基本上随热溶温度(tT)的升高呈直线增加,η=B ktT;在开始发生热解反应以后(>320℃),粘度在370℃时出现了峰值,η=η0 2a/πw/4(tT-tηmax)2 w2.  相似文献   
17.
粘结剂炭的结构与抗氧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间相沥青和酚醛树脂粘结剂及其热解炭的抗氧化性,通过X-ray衍射,扫描电镜,粘结剂残炭率及炭真密度测定,综合评价中间相沥青用作镁炭砖粘结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的抗氧化明显优于酚醛树脂,中间相沥青炭结构致密,有取向性,呈石墨化炭结构,而酚醛树脂质炭结构疏松,无取向性,呈难石墨化炭结构,中间相沥青残炭率为65.53%,炭真密度为1.91g/cm^3,酚醛树脂残炭率为49.40%,炭真密度为1.73g/cm^3,可以看出,粘结剂炭的抗氧化性取决于它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将油菜籽饼在300~450℃范围内进行热解,分别获得22.4~28.4%的热解油;23.4~24.1%的热解水;26.3~36.6%的残留炭以及17.4~21.2%的气体。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色-质联用以及差热分析表明,热解油含有大约50%的脂肪酸,其大致组成是12%的软酯酸、4%的硬酯酸、24%的反油酸以及45%的油酸。初步探讨了热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借助~1H-NMR、IR、分子量测定和元素分析,采用Brown-Ladner方法,研究了煤加氢沥青质(Ⅰ)和苯加压萃取沥青质(Ⅱ)的组成结构,计算了碳原子分布、芳香度、芳环和脂环数等结构参数,推测了它们的化学结构模型,并与煤的化学结构模型进行了比较。Ⅰ随反应温度增加,芳香度急剧提高。390℃、430℃和470℃时,其芳香度分别为0.78、0.85和0.91,说明在高温下发生了脱氢反应。Ⅱ的芳香度随煤的变质程度增加而提高,其组成结构与煤本体没有根本的差别,是分散在高分子结构中的低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高温煤气中氯化氢和碱金属蒸气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煤气中的氯化氢和碱金属蒸气进行了单独和同时脱除的研究,单独脱除的研究得出,脱氯剂的氯容量随反应温度的增在而提高,试验所选的5种吸附剂对碱金属都具有脱除性能,其中以高铝土和活性Al2O3吸附剂的吸附效率最高,在840度条件下活性Al2O3吸附剂对碱金属化合物的脱除主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进行,在HCl气体和碱金属蒸气同时存在条件下,高铝土脱除碱金属的效率高达79.5%。TCl1脱氯剂脱除HCl气体的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