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51.
利用硫酸盐松节油中的3-蒈烯合成了具有薄荷样清凉香气的4-乙酰基-2-蒈烯。通过实验确定了如下适宜的合知条件:3-蒈烯与乙酸酐的重要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产品得率74.8%,主要副产物为4-乙酰基-蒈烯和4-乙酰基3-蒈烯。  相似文献   
652.
NH3和CO2的选择性分离I. 间歇吸收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摩尔比接近于 2∶ 1的 NH3/CO2 混合气体进行选择性吸收研究 ,得到了良好的选择性分离效果 ,选择性分离因子 S1在 2 .0 6~ 7.2 3之间 ,S2 在 2 .86~ 1 0 .63之间 ;考察了气体速率和溶液中 NH3浓度对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得到了高气速 ,短接触的结论 ;论证了选择性吸收的机理模型 :NH3的吸收属于气膜控制 ,CO2 的吸收可看作假一级快反应。  相似文献   
653.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54.
稀土氧化物对镀铬溶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稀土元素Ce、La、Yb、Pr、Dy等的氧化物作为镀铬添加剂时,对镀铬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与适当F^-离子同时存在时,可提高铬的沉积效率,另外,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初步探讨了对稀土氧化物及F^-离子在电极表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55.
吸湿回干种子处理对小麦萌发期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吸湿回干种子处理是否能提高小麦在萌发期及幼苗期的抗盐性.在盐胁迫下,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低于未处理种子,然而如果继续培养,观察其正常幼苗的比率,情况却截然不同,尤其在高盐胁迫下(15g/LNaCl),处理种子正常苗比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种子.随氯化钠浓度升高,处理幼苗的根数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幼苗根数却在15g/LNaCl条件下急剧下降.处理幼苗的总根长、苗高也在高盐胁迫条件下(15g/LNaCl)显著大于未处理.另外,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对吸涨萌发0~24h内给予的氯化钠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656.
观察芪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鼠的Ⅰ型前胶原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用16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芪丹颗粒剂1组和2组(Q1、Q2)、氢化可的松1组和2组(H1、H2)共6组.对照组20只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余140只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按BLM 5 mg·kg-1体重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随机取40只为模型组.芪丹1组和氢可1组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 125 mg/kg)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药物干预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动物.芪丹2组和氢可2组分别从造模14天后灌注芪丹颗粒剂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用量同前),2组动物第28、42天分别处死.用苏木素-伊红(HE)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肺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早期肺泡炎以Ⅲ型前胶原mRNA大量增生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增生为主.芪丹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14天处于最高,至28天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芪丹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28天时芪丹1组和氢可1组及芪丹2组和氢可2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42天时,芪丹2组与氢化可的松2组其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以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的大量表达为主.芪丹颗粒可减轻博莱要素诱导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了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代谢和表达,从而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芪丹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优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657.
绘制最大包围等值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全方位追踪当前等值点的所有可能前进方位的算法,并使用该算法采用C语言编程绘制了区域大气污染物地面长期平均浓度最大包围等浓线。实际应用证明,该算法具有简单易懂、可靠及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