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In the paper,We give the LST、mean、variance and some other results of the Waiting time for the queueing system Mξ/G/1 by applying the past lifetime and the residual lifetime of the random variable.  相似文献   
952.
【目的】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基于叶片的油茶品种识别研究,开发油茶品系图像识别技术,为油茶品种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11个油茶品种叶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完整、无明显病虫害的叶片,以白色硬纸板为背景,利用智能手机对叶片的正、背面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可用性筛选去除无效图像,构建图像数量为2 791张的油茶叶片品种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网络(GoogLeNet、ResNet)对11个油茶品种的叶片图像进行识别研究。【结果】GoogLeNet和ResNet网络均能满足基于叶片的油茶品种识别要求,总体识别准确率、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F1)分别达94.0%和80.7%;其中GoogLeNet网络识别效果更好,平均准确率、召回率、多分类模型指标宏观F1(Macro F1)和微观F1(Micro F1)分别为94.1%、94.0%、94.0%和96.9%,其对油茶品种编号1和编号8的识别召回率高达100%。【结论】深度学习网络(GoogLeNet、ResNet)能够实现基...  相似文献   
953.
针对CPU进行图像处理已经无法满足系统实时性需求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HLS和PYNQ的图像处理硬件加速器设计。该设计利用了FPGA具有数据并行处理的优势,克服了FPGA不易开发、移植性较差的缺陷。首先选择图像缩放处理算法作为实验的测试对象;然后在ZYNQ平台上根据软硬件协同的特点分配不同的系统任务,通过HLS开发工具使用C++实现和优化图像处理算法,并转化成RTL文件,再打包成IP核输出;在Vivado2018.3上搭建硬件实验平台,通过Jupyter Lab对实验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缩放算法的处理速度由CPU端的1 110 ms缩减为FPGA端的213 ms,执行速度提升了5倍。  相似文献   
954.
镉和汞是对人体有害的两种成分,是环境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测定对象.对其陆续提出新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1~4].镉试剂B已广泛用于光度测定微量镉,但用它进行镉和汞的同时分光光度测定却尚未见报道.我们以它为镉和汞的显色试剂,用双峰双波长法提高灵敏度,对四种...  相似文献   
955.
956.
综述了加压训练的骨骼肌适应机制、应用效应、模式、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以期为研究人员和教练员更好地实施加压 训练提高人体运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5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