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8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对平面假设下带材拉伸弯曲时延伸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简洁的延伸率计算公式,并在延伸率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带材的原始曲率.  相似文献   
142.
用电导率仪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精度比电导率仪表头读得的数据精度高,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误差小。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浸镀锌法,调整预处理后 L Y11 合金表面的氧化状态;在大气环境、无中间合金条件下进行了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S P F/ D B) 试验,并探讨了其连接机理结果表明,覆盖于连接表面的锌元素,在 S P F/ D B 过程参与了金属间互扩散实现了无保护气氛条件下的超塑变形/ 扩散连接在440 ℃/50 M Pa/4h 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连接效果,拉伸试样在母材处断裂扩散连接机理为通过原子扩散实现连接界面的迁移;回复和再结晶引起原始连接界面的消失  相似文献   
144.
低渗透油藏由于地层能量衰竭较快且注水困难,一次及二次采收率较低,故考虑采用注空气技术来维持地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相对于其他气驱技术,空气驱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的显著优势.通过对C-9井区原油低温氧化实验及空气驱实验,研究了目标区块原油的低温氧化特性及油藏条件下的空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幅度.主要从注空气安全和提高采收率潜力方面评价了空气驱低温氧化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对低温条件下C-9区块原油可以有效消耗氧气,即使氧化速率缓慢,但是考虑空气在油藏中滞留时间及氧化反应的热效率,仍可以保证注气安全,空气驱二次采油可以得到较高的采收率,但是对于剩余油饱和度低的三次采油,空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5.
分析了汽车底盘高强度支撑板零件的冲孔、镦倒角工艺的难度,对影响厚板冲压件小孔成形的凸模损坏形式,包括制造工艺、各种断裂方式(折断、拉断等)、纵向裂纹、掉块和变形等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凸模长度、凸模材料及冲压设备的使用对影响凸模寿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模具设计、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包括模具保养、模具润滑,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解决办法,提高了冲压件小孔成形的凸模的使用寿命,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该产品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6.
针对智能船舶自动靠泊控制中因环境扰动、岸壁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控制精度降低和控制输出抖动,进而影响航行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律.将动态面控制技术与反步法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反步法对虚拟控制求导造成计算复杂度增大的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律估计环境扰动,并引入鲁棒项补偿岸壁效应对船舶的干扰,以消除控制输出的抖振现象.基于一艘智能船舶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7.
采用纳米Al2O3 海藻酸钠联合固定化制备小球藻胶球,并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以提供电子受体,考察电池的产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Al2O3能提高海藻酸钠固定化小球藻胶球的比表面积,使固定化小球藻阴极MFCs输出电压由0113 V提高到0173 V,且电池的输出电压随着胶球粒径的减小和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光照可降低MFCs内阻,提高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148.
非建模系统误差是影响整周模糊度固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有经验模态分解理论的基础上,定义经验模态分解的多尺度分解与重构结构,依据累积标准化模量的均值随尺度的变化确定非建模系统误差与噪声分离尺度的选择标准,分离出双差观测值残差序列中的系统误差,并对初始双差观测值进行修复,得到去除系统误差后的双差观测值序列。比较系统误差消除前后LAMBDA方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可靠性和搜索空间,结果表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后,LAMBDA方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搜索空间得到一定优化。  相似文献   
149.
在自行建造的人工湿地中试系统上,通过对含对氯苯胺的化工尾水实际处理试验,获得较好的去除率,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和负荷对人工湿地中对氯苯胺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基质对对氯苯胺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芦苇人工湿地处理对氯苯胺,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去除率越大。基质对于PCA的去除率,自然土壤〉自然细沙〉自然粗沙;湿地土壤〉湿地细沙〉湿地粗沙;自然土壤基质吸附量最高为183.0μg/g千重。湿地基质去除对氯苯胺能力较自然基质强。相关运行参数为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0.
页岩气产能提高的主要方式是长水平井多段多簇水力压裂制造大规模的沟通缝网。为了进一步提升开发储层动用率,尤其是储层纵向动用程度,本文探索了储层开发的体积开发模式。相对于单井开采,体积开发需要考虑层间气体动用的问题。根据层间干扰强度划分层间沟通模式为:层间不沟通、层间渗流沟通和层间缝网沟通。结合势的叠加原理和流场边界层效应建立层间渗流沟通判据和计算模型。通过引入裂缝应力敏感的页岩气基质-裂缝渗流修正方程和主裂缝-次生裂缝-基质三重介质模型描述页岩气多尺度输运,揭示和评价了三种沟通模式下的长宁区块龙马溪组页岩气开采效果。结果表明:层间渗流沟通的体积开发模式最终产能提升效果显著,相较于单井开发叠加,估算的最终可采储量EUR可增加0.25亿方,增加比例达9.84%。缝网沟通过强的储层改造程度使储层流体压力下降过快,应力敏感现象显著,中后期开采能力下降严重,最终影响到整个产层储量的有效动用。体积开发三种模式中渗流沟通效果最好,缝网沟通和层间不沟通采收效果相当。该研究为实现储层体积开发高效动用所需的合理立体井位布置和压裂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