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卫星网络的连接程度较低,Dijkstra算法在其中应用时存在效率极低的问题。首先研究了网络连接程度与Dijkstra算法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合卫星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和低网络连接度特点的改进路由算法(modified Dijkstra, MDijkstra). MDijkstra算法避免了大量无效计算,能够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网络连接程度越低,MDijkstra算法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2.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纯度大于85%的银杏黄酮水解条件作了优化,主要研究了水解介质的组成和质液比两个不确定因素.水解液组成为:V(CH3OH):V(HCl)=45:5,质液比为w(黄酮):V(水解液)=1 g:65 mL.为水解HPLC法测定高纯度银杏黄酮及银杏黄酮甙元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生产提供了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33.
为了在生产上在线快速准确测定β-甲基萘醌的质量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β-甲基萘醌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同时采用外标法制定β-甲基萘醌的标准工作曲线,进一步定量测定样品中β-甲基萘醌的质量浓度。测定结果为,β-甲基萘醌质量浓度在0-0.4 m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53%,RSD值为1.21%。  相似文献   
34.
磷钼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磷钼杂多酸取代硫酸做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酯,产率超过硫酸,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1.48%。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长春市中学化学教师的调查采访,发现中级教师在化学教师队伍中占一半以上,因而从这一点讲,中级教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中坚力量。然而对中级教师成长过程进行研究的报道资料很少,本文将根据对长春市20 所中学50 名化学中级教师的情况调查,对中级教师的成长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6.
磷钼杂多酸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磷钼杂多酸的合成、表征,并以磷钼杂多酸取代硫酸作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酯来研究其催化活性,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对收率的影响,并与硫酸做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收率为91.48%,超过硫酸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37.
通过测定自制Chiralcel—OJ柱的Van—Deemter曲线,发现Chiralcel-OJ柱的van—Deemter曲线不仅出现了极大值而且出现了极小值,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我们用该柱拆分四对对映体并讨论了流动相流速及极性对分离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流速为0.6mL/min;随着流动相改性剂的增加,对不同的对映体。分离度有的增加。有的减小.  相似文献   
38.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杂多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功能性化合物。目前,合成出新的杂多酸配合物已经成为化学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本文的工作就是合成出以11-钨锰杂多阴离子为配体的过渡元素事物:K8「Z(H2O)MnWnO39」.xH2O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其热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对用作色谱固定相载体的大孔硅胶的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球形大孔硅胶经ACROS生产的γ- 氨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化试剂硅烷化改性后,适合作HPLC 手性OJ柱固定相的载体.  相似文献   
40.
报道了使用一台单气路、单检测器 (TCD)气相色谱仪分析烟道气中 O2 ,CO及 CO2 含量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原有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进行改造 ,在气路中连接一个普通的六通阀 ,将原来的单色谱柱单气路系统 ,改变为双色谱柱单气路系统 .在分析过程中 ,该方法采用恒定色谱柱温操作 ,通过改变六通阀的位置 ,依次将色谱柱 1 (GDX- 1 0 1 )和色谱柱 2 (TDX- 0 1 )切换到气路系统中 .色谱柱 1用于分析 CO2 的含量 ,色谱柱 2用于分析 O2 及 CO的含量 .被分析样品通过定量管引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析 ,分析结果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该分析方法与原来的奥氏气体分析法相比 ,操作简便 ,分析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也缩短了分析时间 ,在生产控制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