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虚拟现实场景在线可视化编辑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VR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虚拟场景的可视化编辑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建筑产品虚拟展示系统的研究,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和面向对象方法,给出了虚拟场景对象原型的定义;结合VRML和HTML的脚本编程,提出一个快速实现虚拟场景可视化编辑的技术方法;开发了在线可视化编辑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2.
针对川东高陡地质构造复杂,钻井中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低,建井周期长,钻井成本过高的问题,分析了川东地区钻井速度低的原因,介绍了岩石的各种性质,钻头选型依据以及如何评判钻头井下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合理使用钻头的方法,提出了在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地层中提高钻井速度的三种措施:(1) 采用以偏轴-钟摆钻具组合为主的钻井方式进行钻进;(2) 开展喷射钻井,促进机械钻速提高;(3) 开展水力加压器的应用。以期不断优化和强化钻进技术来提高钻井速度确保井身质量。  相似文献   
133.
在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模拟系统基础上,进行了水合物原位生成及分解过程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温度、压力及电容的变化特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二维实验研究,得到了二维开采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敏感因素进行了评价。在水合物合成过程中,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水量的不断减少,电容量总体减小趋势明显。降压开采表明在二维平面上存在一定的压差与温差,其中温降随与开采井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产气过程分为流动阻力控制、分解速率控制以及残余气体采出三个部分,主要受分解速率和流动阻力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4.
济阳拗陷新近系馆陶组普遍发育河流相的观念由来已久,研究中重点通过连续取芯井的岩芯观察,以及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古生物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运用沉积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原有孤岛油田馆陶组仅仅普遍发育河流相的沉积观点,认为馆陶组下段不仅发育砾质辫状河沉积,还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馆陶组上段初期发育辫状河、曲流河等河流相沉积,中晚期发育浅水三角洲—氧化型浅水湖泊以及浅水振荡湖泊沉积体系。湖相沉积模式在与油田生产密切相关的小层对比和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5.
辽中凹陷锦州区块东营组发育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远岸水下扇和近岸水下扇等重力流沉积。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体系分析,探讨了各类水下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发育模式,分析认为:物源系统、坡折类型和湖平面变化的耦合关系决定着沉积体的基本特征,包括类型、层序位置、发育部位和规模大小等。进一步研究表明,各类重力流沉积内部构成差异明显,坡折类型及组合样式对其控制作用明显,表现为:坡折组合的规模和复杂状况决定了砂体平面展布的分异状况;坡折带的类型和坡度决定着沟道体系的发育情况;坡折下方微地貌构建的次级坡折带控制着砂体的分配,尤其是优质砂体的富集位置。沟道化是断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的一大特色,探讨了其有别于经典海相重力流相模式的原因。对岩性圈闭的勘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氟化在改善缺钙型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保持材料原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同等化学沉淀条件下,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在氟加入量不同时,研究合成产物及其热稳定性.不添加氟,合成产物主要为二水合磷酸氢钙(DCPD),并含极少量羟基磷灰石(HA);加入少量氟,合成产物为DCPD和缺钙型氟化羟基磷灰石(D-FHA)混合物;随着氟含量提高,样品04F的合成产物中DCPD消失,仅剩D-FHA,可见氟在这一合成反应过程中促进了DCPD向D-FHA的转变.对合成产物进行煅烧的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200℃时,只有无氟和02F这两种样品发生脱羟基反应,在氟含量继续增加时,该反应消失;加热温度为600℃时,04F样品中的D-FHA开始分解为β-Ca_3(PO_4)_2和β-Ca_2P_2O_7两种磷酸钙,继续增加氟含量时发生这一分解的温度升高,可见D-FHA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7.
为提高往复泵诊断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通过小波阈值分析处理往复泵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小波阈值分析,可以有效去除往复泵振动信号与故障无关的振动信息,然后进一步提取振动信号的归一化能量,将其作为特征值。将特征值与小波包能量分解图综合分析,结合概率神经网络(PNN)对采集后的信号进行往复泵泵阀故障模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小波阈值分析与PNN结合,可以将往复泵泵阀故障类型准确识别,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可以为工业上往复泵的使用和维修大大节约成本,也为往复机械的故障诊断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8.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上升为大学各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基于计算思维的提出,很多高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很好的教学方案。而我校彝族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照搬照用,只能因材施教。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在线问卷调查,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课程内容碎片化,知识点串联,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雨课堂+MOOC,精准扶错等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验证其效果。  相似文献   
139.
140.
通过分析那棱格勒河流域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及携带的矿产资源地质意义或潜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那棱格勒河水循环特征表现为时空异质性大,径流主要集中于山区,四季变化很大。地下水动态年际或季节性波动明显异于一般干旱盆地,丰水期表现为水位显著上涨趋势,表明水循环条件优越,补给更新周期快。流域中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含有高背景浓度的硼、锂、钾等元素,且具有来自深源流体源源不断的补充,径流年输入总量至少数千上万吨,仅洪积扇带150 m以上地下水储存总量也在10万t级以上。流域水资源丰富,上游支流适当调水,既可增加其中溶解的硼、锂、钾等矿产元素总量,又保证了青藏线的安全,同时补充出山口调走的水量,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