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福厦高铁渔溪特大桥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阻力扣件纵向服役状态监测方案,以获取大跨长联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变形与复合垫板窜出的时变特征;同时,结合梁轨温度与梁端位移测试结果,分析梁体温度、钢轨温度、梁端累积位移、梁轨相对位移与垫板窜出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图像识别结果,钢轨在监测阶段将随温度变化产生不同方向的伸缩,且钢轨位移略大于垫板窜出量。钢轨昼夜温差要显著大于桥面气温以及连续梁梁内气温、顶板温度、腹板温度,且梁体温度变化幅度显著比钢轨的小,其原因在于钢轨的比热容较小,在同等热量输入输出时产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梁端纵向位移随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最大日位移为0.15 mm;在监测周期内,梁端累积位移呈波动减小趋势,即梁体发生了缓慢收缩,其原因在于夏季到秋季时气温逐渐降低,且最大平均位移变化速率为0.09 mm/d。梁体温度、钢轨温度、梁端累积位移、梁轨累积相对位移和垫板窜出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其相关性较大,且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基于机器视觉的小阻力扣件状态监测方法,可见小阻力扣件在福厦高铁渔溪特大桥区段具有较好的纵向服役状态,且监测周期内线路状态...  相似文献   
102.
濒危植物木根麦冬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等方面对濒危植物木根麦冬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侧面阐明了木根麦冬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这些特性与其濒危状况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木根麦冬的现状与有关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重要结果,分析了木根麦冬可能淑危因素,提出了保护策略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振动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凹球面聚焦换能器分割形成的一种典型共焦换能器为例,通过引入点扩展函数PSF和轴向响应函数ARF,探讨了不同传播介质对振动声成像系统分辨率,特别是轴向分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传播介质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为了提高系统分辨率,在特性与生物组织相似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用低温、液态且声速较低的物质作为传播介质。同时,声衰减系数的存在有利于轴向分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研究了环一磷酸腺苷(3',5'—cAMP)对三磷酸腺苷(ATP)形成的影响.利用啤酒酵母在适当条件下与腺嘌呤一起温育,当加入cAMP及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后,ATP 形成量显著增加;但cAMP 不能改变ATP 形成的高峰期,温育5—6小时后ATP 形成到达高峰,ATP 的最高产量可达12mM/ml,一般情况下为8mM/ml 左右.而未加cAMP 的对照组ATP 的形成量只有4mM/ml.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一种根据波型转换原理单面评估表面半球形细小凹坑(0.95~2.5mm)直径的新方法,用自制的电磁超声换能器测定了纵波(P波)正入射至多种不同直径的凹坑上后转型横波(SV波)的标准散射指向图,提出了以45°和60°散射方向SV波的振幅比作为凹坑直径评估的依据,凹坑评估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豚鼠耳蜗基底膜的听觉机制,利用多普勒激光测振技术进行了声音在28只成年健康豚鼠耳中传递的测试实验.将豚鼠麻醉后切断头取出听泡,采用电钻暴露其耳蜗基底膜,利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在给定的声压级、频率的纯音激励条件下测量豚鼠外耳道耳蜗基底膜的振动速度,并测量了中耳镫骨的振动速度.结果表明,豚鼠外耳道基底膜具有频率选择特性,而且其基底膜的振动具有行波特性.  相似文献   
107.
鄱阳湖洲滩是典型的湖沼型钉螺孳生地,钉螺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并与孳生地环境要素密切相关,为探究鄱阳湖洲滩钉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2015年10月螺情数据,结合同期(2015年10月11日)Landsat8遥感影像反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湿度(TCW)、地表温度(LST)与鄱阳湖湖底地形(DEM),应用相关性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法研究鄱阳湖湖区螺情与4个遥感环境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螺平均密度与NDV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5(P=0.001,P0.01)与DEM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P=0.004,P0.01);有螺框出现率与NDVI相关系数为0.742(P=0,P0.01)与DEM相关系数为-0.632(P=0.003,P0.01);螺情指标与LST和TCW呈弱相关,且无统计学意义;NDVI指数与螺情指标拟合的二次多项式曲线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22,P=0,(P0.001)),能够对湖区洲滩钉螺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8.
以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一种含有酰胺结构的三嗪中间体,与1,4,5,8-萘四甲酸二酐缩合得到萘酰亚胺衍生物NDI-M,运用1HNMR,13CNMR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NDI-M的化学结构进行确认。采用试管倒转法考察NDI-M的凝胶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NDI-M凝胶的微观形貌;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NDI-M凝胶的光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DI-M在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等有机溶剂中均可形成热可逆的凝胶,除在乙酸丁酯中其临界凝胶浓度(CGC)为30 mmol/L外,在其他溶剂中均为20 mmol/L,且在不同的溶剂中形成的凝胶形貌结构有所差别;与溶液的光谱性质相比,形成凝胶后NDI-M的Stokes位移显著增大,不同凝胶的光谱性质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9.
系统发育β多样性指数的比较:以古田山样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发育β多样性由于在物种β多样性的基础上包含了群落的系统发育信息,从而使人们能够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来分析群落间的生态关系.系统发育β多样性指数作为系统发育β多样性具体的度量,为定量地研究系统发育β多样性提供了依据.不同的系统发育β多样性指数反映不同侧面的β多样性信息,同时也给研究者之间进行结果比较带来了不便.本文以浙江古田山24hm2样地的森林群落为例,对具有不同意义的系统发育β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后发现:(1)物种多度加权处理的Dpw指数与Rao’s二次熵的Rao’sD定义相似;PhyloSor与UniFrac指数生态学含义相似,因此具有很高的相关性;Dnn与PhyloSor,Dnn与UniFrac虽然生态学意义有些差别,但相关性也很高;(2)多度是否加权对同一个指数的影响在小尺度上并不明显;随着尺度的增大,多度加权与否的形式之间的差别才逐渐显现出来,可能是因为群落物种均匀度随尺度增大而降低;(3)PST和Rao’sH在较大尺度上比其他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生境和空间距离的衰减效应;随着尺度的减小,AW-Dnn和Dnn能够更好地反映生境和空间距离的衰减效应.  相似文献   
110.
从KDZK气田碳酸盐储层的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碳酸盐储层气井的完井技术,通过采用各知名公司的完井工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井完井设计和工艺技术,解决了碳酸盐地层气井完井密封不严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