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44篇 |
教育与普及 | 3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7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ZnWo4:Cr^3 晶体的光学吸收谱的观测资料^[1]的分析,假定Cr^3 杂质的有效晶场的八面体结构的变形后的D4晶场。采用Oh点群表象准对角型简化强场方案,导出了d^3-D4强场能量矩阵。首次计算了ZnWo4:Cr^3 的自旋允许谱精细结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颜宏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同济大学颜宏亮幕墙以它新颖独特、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外观造型.用于幕墙的新材料、新构造和新技术使之在建筑外观造型上变化多样,技术上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幕墙的类型很多,许多细部特殊构造形式在建筑设计方...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某实际工程──全空气空调系统中空调器的控制和调节,经过5年的实际运行,用户认为完全达到了预想目的,在众多的微型机调控方案中,采用筛选、优化、参数偏差量大优先登录的控制方案,对舒适性空调系统来讲,比较容易实现,用户也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速度辨识是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机状态方程和转矩方程直接推导出的新型速度自适应辨识方法,与以往的利用观测器稳定性理论推导出的速度辨识方法相比,能大大降低了转矩脉动对速度辨识的影响,提高了辨识精度与观测器的稳定性。此外,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构造新的Lyapunov函数,从理论上严格证明磁链观测器在全速范围内的稳定性,尤其是保证系统在低速度范围内的稳定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机转矩方程推导出的速度辨识方法具有很高的辨识精度且系统在全速范围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潮位校正的中国潮间带遥感监测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位于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潮汐的动态性,潮间带的卫星遥感监测存在很大挑战,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的全国滨海潮间带的相应数据.本文综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利用1995和2015年覆盖全国滨海的156景LandsatTM/OLI卫星影像,反演了中国滨海潮间带的时空分布,并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了潮间带开发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潮间带变化的时空特征和潮间带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潮间带总面积约为14070 km~2,其中潮间带分布面积最多的为福建省(18%),其次是辽宁省(15%)、山东省(14%)、江苏省(12%)和广东省(11%);面积最小的是海南省(2%).(2)1995~2015年全国潮间带面积净减少了1375km~2,减少约8.9%.全国不同省市潮间带面积表现了增加与减少不同的趋势,其中潮间带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浙江省,面积减少为1189km~2;江苏省潮间带面积由1995年的全国第1缩减为第4.而福建省潮间带增加最多,达453km~2.(3)潮间带被开发利用的趋势持续增强. 1995年中国沿海潮间带被开发占用的面积为3490 km~2,到2015年达到4581 km~2.潮间带开发利用类型由农业用海为主(41.8%)转变为围海养殖;城镇建设占用比例也达13%.同时围垦中(在建/未知用途)的潮间带面积持续增长,由1995年的18.1%增长为29%.(4)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叠加的"挤压效应"造成了我国潮间带面积的减少.经济发展和滨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了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的原理,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屏蔽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正确使用屏蔽极消除测试误差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2段山门河暗渠右洞3#监测断面从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监测仪器的布置、观测到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数据分析及加固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撑监测断面的安全监测仪器确实起到了预警作用,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切实可行,保证了施工安全,该监测系统对同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