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引言胶束的概念是由McBain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并认为胶束呈球状结构。1951年Debye等人首次发现十二烷基三甲基铵盐在0.2M KBr溶液中,形成棒状胶束。此后,对胶束的形态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球状胶束的聚集数通常约为100;当聚集数更大时,胶束为非球形。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和添加盐类,都对胶束形态产生影响。通常浓度不太大时(超过CMC不多),胶束呈球形。随着浓度增加,转变成  相似文献   
12.
刘传朴 《科学通报》1997,42(10):1074-1076
<正>由于亚稳态分子PCl(b1+)可望成为化学激光工作物质,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分子做了不少工作.Coxon和Wickramaaratchi通过Ar(3P0.2)与PCl3的反应观察到了PCl的b1+→X3-△υ=0和A3∏→X3-的发射Bielefeld和Setser等人测定了PCl(b1+)的辐射寿命及部分小分子对PCl(b1+)的猝灭速率常数.本工作利用Ar(3P0.2)与PCl3的反应,在流动体系中制备了清洁的亚稳态分子PCl(b,υ′=0)源;首次测定了20多种多原子分子对PCl(b,υ′=0)的猝灭速率常数,并讨论了影响猝灭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血卟啉在银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并认为卟啉环中的四个氮原子是以四配位形式吸附在银膜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 n—氨基苯甲酸(n=2,3,4)和染料(或指示剂)两个系列化合物在 Ag 胶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现了甲基红、铬黑 T、酚酞、苯胺红、苯胺紫的 Ag 胶体系都有 SERS 效应,并用分子结构解释了 n—氨基苯甲酸(n=2,3,4)的 SERS 光谱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