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双扩散法研究了凝胶介质的磷酸铵镁体系中分形结构的产生,并考察了影响分形结构的诸多因素,如反应物离子浓度,介质的种类、浓度、长度,离子扩散方式.结果表明,反应物离子浓度,介质的长度、浓度,离子扩散方式影响分形结构产生的时间、晶体质量,而介质的种类则决定了分形结构能否形成.  相似文献   
92.
具有变时滞的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时滞的控制系统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根据微分方程理论和矩阵指数特性,提出了具有不确定性的时滞控制系统与时滞相关和与时滞无关稳定的充分性判据,并给出系统衰减速率的估计方法。该方法仅需假定时滞有界,因而其结论适用于变时滞的系统。同时还给出了应用实例,并与相关成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工免疫的理论运用到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中。充分利用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分布性、自适应性、记忆性和高效性。为入侵检测系统的高误报率和缺乏自适应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实用模型。  相似文献   
94.
该系统围绕“献血法”的实施,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血站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是一个支持多种业务流程的血液中心计算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C/S结构,服务器端采用MS-Windows NT4.0 MS SQL Server6.5,客户端采用MS VEP5.0,用户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95.
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即Spiralia)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蜕皮类原口动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动物门类。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支系,即由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纽形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和星虫动物门组成的担轮动物(Trochozoa),由环口动物、内肛动物和苔藓动物门组成的群居虫类(Polyzoa),以及由许多小的动物门类组成的扁形动物(Platyzoa)。最近,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冠轮动物的形态和系统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群居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冠轮分支的化石记录几乎仍是空白。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对新近收集的400多个瘤状杯形虫(Cotyledion tylodesLuoetHu,1999)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中早期发现的这类疑难类化石可能代表一类具骨骼的干群内肛动物。研究表明这类生物身体呈高足杯形,由杯形萼部和圆柱形的固着柄组成,固着柄的末端具有盘状的吸盘,用以附着在其他生物的外骨骼或身体上。杯体内具有U形的消化道,两端分别洞开于口和肛门,均包围在由一圈可自由伸缩的柔韧触手组成的纤毛环内。然而与现生的假体腔内肛动物相比,瘤状杯形虫个体较大,身体高度可达8~56mm,身体表面覆盖一层疏松或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骨片。另外,化石观察表明瘤状杯形虫固着柄的中央具有杯体向后延伸的体腔,属于有体腔类动物。因此,现生内肛动物体腔的丧失可能是衍征(apomorphy),其微型的身体以及解剖和体壁的简化可能是动物小型化作用(miniaturization)的结果,或者是现生内肛动物群居附着生活的适应性演化有关。具骨骼干群内肛动物的发现对理解早期冠轮生物的系统演化和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车辆侧翻指标与侧翻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侧翻预警与防侧翻控制所需的侧翻指标和考察侧翻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利用CarSim建立了SUV车辆的整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鱼钩转向侧翻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侧翻指标方面,轮胎载荷转移率指标在表征车辆侧翻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车辆的侧滑甩尾和转向能力与侧翻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路面的附着情况;所提出的新的侧翻风险度量指标适于车辆复杂输入条件下分析了多个侧翻风险因素对侧翻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翻吻动物的运动和生态习性。方法依据大量蠕虫标本的观察,认为的确有一部分翻吻动物化石为异地埋葬,并列举了一些原地埋葬的证据。结果部分翻吻动物如Tylotites petiolaris,Paraselkirkia 可能为营底上生活而并非全部为底内钻孔生活;报道了部分翻吻动物的密集埋葬现象;发现一些Cricocosmia 虫体表面具有一种未知生物属性的附生物,可能代表了一种外寄生关系;翻吻动物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可能受水深控制。结论早寒武世翻吻动物的运动,以及生态习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相似文献   
98.
为了提高导航星座的自主性,有必要研究导航系统的自主导航能力。基于HLA建立了分布式的导航星座自主导航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细描述了系统中主要部分的实现技术,提出了导航星座自主定轨以及自主守时的主要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系统运行稳定,能对各种导航星座自主导航能力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自主定轨算法和自主守时算法能够满足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9.
韩健  舒德干  张志飞  刘建妮 《科学通报》2004,49(16):1644-1652
对澄江化石库中鳃曳虫科的最古老的直接祖先Xiaoheiqingella peculiaris以及Yunnanpriapulus halteroformis 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二者很可能为同物异名, 其躯干之后存在一对而不是一个尾附肢, 肛前区发现可能的生殖管. 另外报道了一个极为稀有的化石鳃曳动物新属种Paratubiluchus bicaudatus gen. nov., sp. nov. (双尾拟管尾虫), 其特征为: 25列吻突, 明显的颈区, 无环纹的躯干以及一对尾附肢, 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现生鳃曳动物的兜甲幼虫以及幼虫型鳃曳动物Palaeopriapulitidae科比较接近, 推测为Tubiluchidae科的直接祖先之一, 双肢型的尾附肢可能为Priapulidae科和Tubiluchidae科的共祖衍征. Paratubiluchus gen. nov. 很可能起源于具25列吻突的幼虫型鳃曳动物, 而且恰好处于兜甲幼虫型鳃曳动物与成虫型鳃曳动物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压力溶气的微气泡生成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压力溶气微气泡生成实验平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采用多种结构的释放器进行溶气水释气实验,分析释放器结构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微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微气泡生成直径与释气角间呈单增关系,当释气角大于60°时生成气泡直径增速变缓;微气泡生成直径则随着压力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当释气压力达到0.5 MPa时,不同结构释放器生成的气泡直径差异很小。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选用释气角为60°的释放器在0.4 MPa的释气压力下能够得到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气泡质量、改善气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