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Lurie时滞控制系统是实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控制系统,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提出了确定性时滞控制系统和不确定性时滞控制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2.
韩健  舒德干  张志飞  刘建妮 《科学通报》2004,49(16):1644-1652
对澄江化石库中鳃曳虫科的最古老的直接祖先Xiaoheiqingella peculiaris以及Yunnanpriapulus halteroformis 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二者很可能为同物异名, 其躯干之后存在一对而不是一个尾附肢, 肛前区发现可能的生殖管. 另外报道了一个极为稀有的化石鳃曳动物新属种Paratubiluchus bicaudatus gen. nov., sp. nov. (双尾拟管尾虫), 其特征为: 25列吻突, 明显的颈区, 无环纹的躯干以及一对尾附肢, 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现生鳃曳动物的兜甲幼虫以及幼虫型鳃曳动物Palaeopriapulitidae科比较接近, 推测为Tubiluchidae科的直接祖先之一, 双肢型的尾附肢可能为Priapulidae科和Tubiluchidae科的共祖衍征. Paratubiluchus gen. nov. 很可能起源于具25列吻突的幼虫型鳃曳动物, 而且恰好处于兜甲幼虫型鳃曳动物与成虫型鳃曳动物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压力溶气的微气泡生成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压力溶气微气泡生成实验平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采用多种结构的释放器进行溶气水释气实验,分析释放器结构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微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微气泡生成直径与释气角间呈单增关系,当释气角大于60°时生成气泡直径增速变缓;微气泡生成直径则随着压力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当释气压力达到0.5 MPa时,不同结构释放器生成的气泡直径差异很小。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选用释气角为60°的释放器在0.4 MPa的释气压力下能够得到较小的气泡,从而提高气泡质量、改善气浮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用水热合成法成功的合成了氮掺杂以及氮硫共掺杂的二氧化钛,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以及XPS的测试.通过对比亚甲基蓝在污染物中的降解测试,发现氮硫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明显要高于氮掺杂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05.
Lurie型时滞控制系统是工程实践中分常遇到的重要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不确定性Lurie时滞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6.
陈桂华  张志飞  于辉  刘明稀  黄璜 《科技信息》2010,(21):I0141-I0141,I0416
“WTO与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从精选授课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与实践.对调动教与学的双边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研究,运用比较原理和M-矩阵性质,建立了非线性关联子系统矩阵特征值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将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非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转换成经典的特征值配置问题.笔者仅需假定系统的非线性(可能含不确定性和)成分具范数界,不必要求其范数满足匹配条件,所给出的方法为实际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符合性能要求的镇定控制器算法.图3,参8.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O1.5掺杂浓度为0.5%,1.0%,2.0%的AlO1.5/Ce0.8Gd0.15Y0.05O2-δ固体电解质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Al2O3掺杂对Ce0.8Gd0.15Y0.05O2-δ微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焙烧的所有粉末样品均为单相立方萤石结构,在所有样品中,AlO1.5掺杂量为0.5%的样品晶粒均匀,较致密,交流阻抗谱测试表明掺杂AlO1.5(x=0.5%)使Ce0.8Gd0.15Y0.05O2-δ晶界电阻减小,晶界电导率增高;当AlO1.5掺杂量x≥1%时,Al2O3对晶界的阻塞作用使晶界电导率降低,在所有样品中Ce0.8Gd0.15Y0.05O2-δ/0.5%AlO1.5晶界电导率最高(σ700℃=8.12×10-3S/cm),说明在Ce0.8Gd0.15Y0.05O2-δ少量掺杂AlO1.5(x=0.5%)具有烧结助剂和晶界清除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对低同步串级调速系统中参数时变、非线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的低同步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用神经元自适应 PID控制器代替低同步双闭环串级调速系统中 PID速度调节器 .实例研究表明 ,系统的各项性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0.
后口动物包括人类所属的脊索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以及一些化石类群。分子进化钟预测后口动物共祖约起源于6.7亿年前,而目前最古老的后口动物的化石记录大约在5.2亿年。如何找到更古老的始祖化石实证仍然成谜。研究人员发现了来自华南寒武纪最早期5.35亿年前的毫米级微型动物化石——冠状皱囊虫。这种动物没有肛门,其袋状的身体上有一个可伸缩的口部和一对棒状的感觉器官,身体两侧各有四个具放射纹的圆锥形的开口。这些侧孔可能起到排水和废弃物的作用,之后可能进化成后口动物所特有的特征——咽鳃裂,据此判断皱囊虫是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或者可能代表基础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珍稀过渡类群。其发现填补了后口动物的化石实证与分子进化钟预测的起源时间之间的鸿沟,揭示了两侧对称动物体型在寒武纪逐渐增大的基本演化规律,有利于以后在微型化石中找到其它动物门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