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研究了沙埝油田油藏的成藏时限,并从分子地球化学层次上剖析了油气组分特征,利用多因素参数对比确定了主力油源岩,探讨了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2.
鲁西寒武系张夏组和炒米店组大量出露凝块石,采用样品抛光、镜下观察及色谱质谱联用等对研究区岩石样品进行测试,根据样品抛光面、显微特征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探讨凝块石的沉积环境和参与成岩作用的微生物类型。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的发现可视为还原环境的判别指标;凝块石中霍烷生物标志物占比70%以上,证明研究区凝块石生源输入多为原核生物;而三环萜烷(C_(30))则疑似来自产甲烷古菌的前驱物类异戊二烯烃;另外降霍烷αβ/ββ≥10的高比值反映了甲烷厌氧氧化反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3.
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找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观察描述岩石露头剖面13条,钻井岩心62口;室内薄片鉴定158件、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样品各50件。结果 探讨了两类三角洲沉积的形成机理,建立了两种不同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三角洲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主体沉积类型之一,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二叠系三角洲沉积为一种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部分迅速向前推进并广泛分布,成为砂层集中发育带,分流河道砂体是其砂体骨架;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三角洲前缘砂体骨架。结论 河流类型、盆地坡降、构造背景、水动力条件、水介质密度及喷流机制等是决定三角洲沉积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确定该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探索沉积体系和天然气储层的分布规律,从盆地周缘古陆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属性、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进行了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系物源分别来自北东、北西和南部三个方向,即阴山古陆东部的太仆寺旗-集宁地区、阴山古陆中部的渣尔泰山-乌拉山地区及东秦岭古陆。沉积体系的分布受源区控制,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坪桥-安塞地区、绥德-清涧-子长-延长-延安地区及富县-宜川一带。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山东新汶煤田上石炭统11煤中高岭石泥岩分布广、厚度薄、层位稳定、矿物成分单一等特征,根据共生的透长石和锆石等原生矿物组合及其标型特征和化学组成,论证了该高岭石泥岩的火山成因,并探讨其物源。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吉林永吉地区南楼山组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晶形较好,内部结构比较清晰,具有中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环带,且Th/U比值较高,介于0.73~1.52,反映了其岩浆成因的特点。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12个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6.6±3.8 Ma,表明玄武安山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反映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点;在Th-Ta-Hf/3三角图和Th/YbTa/Yb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投点集中在陆缘弧型钙碱性火山岩区,揭示其形成于与大洋俯冲作用相关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  相似文献   
27.
山东科技大学是由原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期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2004年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由一所原部属(煤炭部)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28.
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控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成岩作用对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纪碎屑岩储层的控制作用.方法 在岩心观察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压汞、铸体等分析手段,对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对该区砂岩孔隙度的改善作用比较显著;胶结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双重性质,浅埋阶段形成的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期的压实压溶作用,而深埋阶段形成的胶结物,堵塞孔隙,降低孔隙度,致使储层物性变差.结论 成岩作用明显地控制了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性质.  相似文献   
2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对数字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生产中的衔接计划部分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GIS基本原理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详细设计了煤矿生产中的衔接计划部分。并在RGIS平台上用VC 将其实现。  相似文献   
30.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测井等分析测试,对川南地区威远、长宁、昭通三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矿物组分、有机地化、储集空间、物性和含气性特征进行研究,制定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分析黑色页岩储层控制因素,优选研究区有利储层。结果表明:根据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相结合原则制定的岩相划分方案在研究区识别出14种岩相;目的层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均值大于2%,有机质成熟度高,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均值为2.5%,处于高成熟阶段;硅质页岩物性和含气性较好,游离气组分含量较高,混合型页岩次之,钙质页岩物性和含气性最差,几乎不含游离气,游离气是导致硅质页岩含气性较好的重要因素;粒间孔隙主要沿石英颗粒发育,多为宏孔,主要发育于硅质页岩中,是造成硅质页岩物性及含气性好、游离气组分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长宁地区主要发育Ⅰ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累计厚度可达44.7 m,是研究区页岩气储层最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