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考察不同的碳氮源和微量离子对基因工程菌1020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影响,并运用statistica 6.0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对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耐热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68.6%.  相似文献   
42.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利用乳清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 succinogene)NJ113利用乳清作为C源厌氧发酵对菌体生长和产丁二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充分利用乳糖进行发酵合成丁二酸.当乳清质量浓度为70g/L(以乳糖计)时,丁二酸质量浓度最高达48.44g/L.以乳清为发酵底物,当酵母膏添加量为6g/L时,丁二酸产量达到48.47g/L,与酵母膏添加量为10g/L时的丁二酸产量基本相当.以干酪乳清作为C源进行发酵制备丁二酸,与葡萄糖发酵结果相比,丁二酸产量为47.5g/L,质量收率为67.9%,比葡萄糖发酵低9.6%,同时副产物乙酸较多,丁二酸与乙酸的质量比值较低.  相似文献   
43.
将DL-苯丙氨酸与甲醇酯化得D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在甲苯/水两相体系中用碳酸氢钠中和D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得游离DL-苯丙氨酸甲酯,在甲苯/水两相体系中用胰酶拆分DL-苯丙氨酸甲酯得到L-苯丙氨酸和D-苯丙氨酸甲酯,取得了各步反应的最优条件,并将D-苯丙氨酸甲酯外消旋得到DL-苯丙氨酸甲酯继续用于拆分。拆分摩尔收率为61.4%,所得L-苯丙氨酸粗品纯度为92.2%,重结晶后为98.6%,[α]  相似文献   
44.
私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面对入世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纵观私企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沿革,撇开外部政策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仅就私企自身而言,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务之急应该是如何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严谨、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树立长远目标,对人、财、物进行科学理  相似文献   
45.
建立分别在胺基聚苯乙烯微球和氯乙酰化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不同多环芳烃半抗原的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固载半抗原微球的外观形貌和表面官能团,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化半抗原微球静态吸附多环芳烃萘和蒽的能力.结果表明:半抗原在微球表面固载成功,固定化半抗原微球单分散性好,球形度高,性质稳定 ;固定化半抗原微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多环芳烃的能力,可以作为生物活性材料,用于抗体固载和抗体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46.
为降低Aspartame生产成本,建立了1套水解二肽母液,并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L-苯丙氨酸的回收工艺.该工艺可使L-苯丙氨酸回收率达72%以上,且其质量完全达到生产Aspartame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苏云金杆菌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农业生产中最广泛应用的微生物杀虫农药.为了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水排放的同时,提高生产菌发酵水平和毒力效价,对本实验室选育的菌株B.t NH-1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适合于B.tNH-1生长、产生芽孢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固体发酵水平基本稳定在2.37×1010个/g,粉剂烘干后,测其毒力效价,可以稳定在17000 IU/mg以上,,超过国内文献报道固体发酵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8.
制备了24h盐酸雷尼替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RHRFSRT).以水凝胶骨架作为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材料处方,研究了制剂体外释放度,漂浮性能以及对制剂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HRFSRT的累积释放百分率符合Higuchi方程;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为AUC=25571.691ng·h/mL,MRT=5.2h,ρmax=5867.98n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8.16%.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以延长体内滞留时间并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9.
考察不同添加剂对水溶性碳化二亚胺(WSC)交联的γ聚谷氨酸-明胶生物胶胶凝和组织粘附性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测定γ-聚谷氨酸-明胶生物胶胶凝时间和组织粘连强度。结果表明尿素是一个能够防止明胶和γ-聚谷氨酸混合水溶液自发物理胶凝的理想添加剂,添加适量的尿素,不会改变WSC交联的γ-聚谷氨酸-明胶生物胶的胶凝和组织粘附性。  相似文献   
50.
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新型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谷氨酸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具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降低毒性、控制药物释放以及提高药物靶向性等方面的研究,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