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分别以0.4、0.8、1.3、1.8 m的树冠高度对珍珠番石榴成年树进行回缩修剪,以不修剪为对照,探讨对珍珠番石榴的树高、冠幅、总枝数、30 cm以上长的枝数、各级分枝数、枝长、枝粗的影响。建议回缩高度以0.8-1.3 m为宜。  相似文献   
472.
以管理信息系统组件为基础,开发了额济纳胡杨林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胡杨林资源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查询、多媒体显示、动态监测与预测、专家分析等.系统运行状态稳定,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有较强的模块性、封装性、继承性和易维护性,且冗余度较小.  相似文献   
473.
噪声环境中基于HMM模型的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噪声环境下如何提高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的准确性是自动语音识别(ASR)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常用的基于短时能量的端点检测方法对于能量较低的音节或在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检测性能不够理想.讨论了一种基于HMM模型的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先用训练的方法生成背景噪声和废料的模型,再用Viterbi解码算法对待测信号进行处理,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HMM的端点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接近于人工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74.
李俊  王克峰  韦开行  李业  吉辉  唐甜 《河南科学》2022,(7):1125-1133
重庆西部的丘陵区属于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较高的区域,掌握其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布规律对于推动当地灾害预警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在分析渝西典型丘陵区孕灾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斜坡坡度、地灾点密度、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工程地质岩组作为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渝西典型丘陵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同时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深丘区,其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86%;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在研究区的深丘区和中丘区中均有分布;研究区的浅丘平坝区以非易发区为主;经验证可知,本研究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灾点的实际分布情况吻合度较高,说明本研究结果的精度较高,可作为当地灾害风险管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5.
冲绳海槽5万年以来的古气候事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冲绳海槽DGKS9603孔岩芯δ^18O曲线记录了50kaBP以来的气候波 及短尺度的古气候突变事件。这些古气候事件可以与中国西北黄土、南海与北大西洋岩芯以及格陵兰冰芯记录的YD,H1,H2,H3,H4,H5事件对比。古地磁分析的3个地球磁极倒转事件可分别与Gothenburg Mungo和Laschamp事件对应,并大致可与H1,H3,H5事件对应,这可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原因。冲绳海槽岩  相似文献   
476.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黄精中总氨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黄精提取条件进行选择,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用酶标仪测定黄精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5 min、超声次数2次,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2D2,此时黄精总氨基酸的提取率为1.53%,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醇浓度,次要因素是提取次数,最小影响因素是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结论:此方法便捷、操作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477.
曝气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垃圾渗滤液的曝气铁碳内电解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曝气铁碳内电解工艺能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0%~80%,优于传统非曝气的工艺,色度的去除由于絮凝程度的提高也得到了增强。垃圾渗滤液经过曝气铁碳内电解处理后,pH值和氨氮变化均不大。  相似文献   
478.
冻土冻胀变形是由于土样中的水变成冰,使得土样的孔隙受到法向冻胀力的作用,导致孔隙扩展,土体的冻胀率由孔隙的扩展长度和水变成冰的膨胀率决定。封闭系统中饱和冻结粘土冻胀过程中,孔隙受到冻胀力的作用使得孔隙长轴扩展、短轴膨胀,长轴尖端屈服,致使孔隙的面积增大。通过分析孔隙受到冻胀力的作用而扩展,借助小屈服假设求得冻胀量的解析解。对青藏高原北麓河白青粘土的实验表明,所求得的解析解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479.
拟筛选出与聚肌胞苷酸(PolyIC)联合应用的附子有效剂型及给药方式,用于抗肿瘤治疗,初探其抑瘤免疫机制及PolyIC对附子有效成分的减毒效应.应用附子不同层次剂型,水煎剂、总生物碱及乌头碱纯品,分别联合PolyIC灌胃或腹腔给药移植瘤小鼠,测抑瘤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分析坏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干扰素,噻唑蓝、流式细胞术分别测脾脏淋巴细胞相对活性、T细胞亚型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表达;再选抑瘤最佳的药物测其毒性,乌头碱单倍剂量每日给药联合PolyIC隔日给药(非同步)、或乌头碱双倍剂量联合PolyIC均隔日给药(同步),测体重、血清酶、器官指数及存活率.结果显示,单独用药组、乌头碱灌胃联合组抑瘤率低于阳性对照,其余4个联合组与其无差异,其中乌头碱腹腔联合组抑瘤率最高为59.12%±19.64%,且仅该组肿瘤坏死面积大于阳性对照;其血清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脾脏淋巴细胞活性、分化决定簇抗原3、分化决定簇抗原4、分化决定簇抗原8 (CD8+) T细胞百分比高于未治疗组, CD8+T细胞CTLA4表达降低.乌头碱与PolyIC同步给...  相似文献   
480.
贵州绥阳双河溶洞系统发育机理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白云岩地层条件下,双河溶洞形成如此庞大的洞穴系统(已探明238.48km)的原因。【方法】根据双河洞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白云岩去白云化条件对双河洞形成的影响;同时,以水文系统为基础,探讨双河洞演化过程。【结果】1)双河溶洞发育区上覆有厚度不大的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这为含膏层的白云岩去白云化达到适应的温度和压力提供了条件,从而改变白云岩的溶解效果,加速Mg离子优先溶出,大大提高了含膏白云岩溶解成洞率;2)石膏(硬石膏)水解体积扩大,有助于围岩崩塌,洞道扩大;3)区内平缓的岩层和极其发育并组成"X"状的北东、北西向节理,是双河洞顺层发育及呈北东和东南向展布的前提和基础;4)特殊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地下水沿着"X"节理溶蚀,是双河洞向北东和北西两方向延伸的动力条件;5)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双河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3个发育时期,形成了两层旱洞和现在地下河洞穴的纵向展布格局。【结论】区内出露地层的展布关系为白云岩去白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岩层中含有水解体积扩大的石膏层,有利于溶洞的形成和扩大;单斜构造、顺向节理发育为地下水运用提供天然通道,而地形条件为地下水运用提供动力基础;新构造运动是双河洞向纵深发育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