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叙述了用Na·β—Al_2O_3陶瓷材料为膈膜提纯金属钠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结论意见。实验证明:该法是一种提纯钠的新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小,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其产品质量达到优级纯化学剂的标准,而且还可以用此法制造高纯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172.
研制了一种与成像测井高速遥传系统配接的高性能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该仪器由脉冲幅度分析、辅助参数采集、高压控制和传输接口组成.重点介绍仪器的设计方案和分析数字控制部件及软件的功能.脉冲幅度分析单元采用12位高速A/D转换器及基于CPLD的硬件成谱逻辑,脉冲处理速度接近A/D转换速率,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仪器采用的软件处理方式.传输接口由一个下行命令通道和两个上行数据通道构成,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可挂接到SL6000 及ECLIPS5700 成像测井系统.  相似文献   
173.
基于粒子滤波器的SLAM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鞠纯纯  何波  刘保龙  王永清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6):3715-3718,3723
机器人同时定位与精确地图创建能力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先决条件。SLAM的很多实现方法无法解决有大量环境特征的环境。应用粒子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分别估计机器人位姿和环境特征的后验概率分布。这个算法的基础是把后验概率分解成路径的后验概率和环境特征的后验概率分布。为避免衰竭问题,在粒子滤波器的重采样阶段,除了用权值选取粒子,还在更新阶段直接注入从传感器数据生成的少量粒子。仿真结果显示这个算法可以用100个粒子处理5000个环境特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4.
境域辽阔的南部海疆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除了拥有辽阔的陆地外,还拥有浩瀚的海域.我国大陆南部所濒临的南中国海(南海),由于散布着南海诸岛,使我国的海疆南延,接近赤道.我国南海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区.南沙海域位置最南,是我国的南大门.五百多年前,明朝的航海家郑和即率领庞大的舰队,穿越南海,出入南大门,七下西洋.南沙海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占南海总面积的42.7%左右.散布着属于我国的岛、洲、礁、暗滩和暗沙,共约190座上下.这里不仅风光绮丽,而且热带海洋资源及石油天然气资源皆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5.
在pH为2~3的硫酸介质中,缓慢加入稀硫化钠溶液,可以将甲基紫染料中的铜含量降至1000μg/g以下。本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试剂用量少,经济效益高,是理想的甲基紫染料生产工艺改进方法。讨论了工业生产中的废料利用及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对该方法已成功进行了工业放大实验。  相似文献   
176.
一、研究目的 (一)散布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大陆的南方、烟波浩淼的南海上,由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四大岛、屿,洲、礁、沙、滩群所组成的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是我国人所发现、命名、开发和实施行政管理的。这是为大量的中外史料及出土文物所证明的,是无可辩驳的。  相似文献   
177.
岩溶(喀斯特)是指流水对地面及地壳中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侵蚀、搬运及沉积等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的总和。既包括岩溶过程,也包括岩溶现象。岩溶过程包括流水的化学溶蚀、搬运和堆积,也包括流水的机诚冲刷、搬运和堆积。岩溶现象是地面的、地下的特殊的地貌和水文的综合体,在地面表现为石芽(石林)、峰林、蟑丛、孤峰(残丘)等正地形及溶沟、竖井、溶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盆地、盲谷、  相似文献   
178.
本文提出的算法,可用在土木工程、矿山和油田等CAD系统中。该算法利用(?)、ψ映射及α、β变换,把任意大小的物体空间切平面完整地显示或绘制在相应的视区内。一个屏幕可同时交互式地显示多幅断面图,以便设计人员直观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9.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山地的天然资源就已得到开发利用。因而有关山岳地理及山地利用方面的知识也就很早开始了积累。本文试就先秦时代(夏——战国)的山地利用思想,作一初步探讨。这是因为先秦时代,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的伟大的变革时代,生产关系的改变,导致当时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80.
破坏大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警告.《吕氏春秋·孝信览·义赏》篇中说:"竭泽而渔,岂不多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打猎),岂不多得?而明年无兽."《国语·鲁语》记载:鲁国国君宣公,在鱼儿成长的季节,在泗水上捕鱼.大夫里革见到了,把渔网割断扔到水里,对鲁宣公说:山上不要砍伐幼树,水中不要捕捞小鱼,"繁庶物也,古之训也."《孟子·梁惠王》篇中也说:"数罟(细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重视自然资源的繁衍.我国古代很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知道不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