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9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41.
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加入柠檬黄显色剂,·OH与显色剂发生作用使柠檬黄褪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ΔA值的变化,从而间接测定产生羟自由基的量.对抗坏血酸、盐酸羟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抗羟基自由基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盐酸羟胺50%乙醇溶液的抗氧化能力比抗坏血酸、盐酸羟胺水溶液的抗氧化能力强.4种体系中的回收率:抗坏血酸、盐酸羟胺50%乙醇溶液的回收率分别为106.6%、102.4%,抗坏血酸、盐酸羟胺水溶液的回收率分别为92.2%、94.0%.  相似文献   
342.
忆阻神经网络能有效改善传统神经网络电路复杂、不易集成以及能耗大等不足。概述了忆阻器与忆阻神经网络,以及目前忆阻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基于忆阻特性,实现神经网络突触的动态可变,使忆阻神经网络比传统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领域具备更多优势且应用范围更广。同时,展望了忆阻神经网络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3.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g/Al-LDH(层状双氢氧化物)吸附材料,并对其在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性能应用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以确定其最佳的除磷反应条件。研究考察了竞争离子和溶液pH值对吸附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该材料的除磷性能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Mg/Al-LDH可以高效地吸附废水中的磷,溶液中竞争离子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吸附反应的进行,磷的去除率变化范围在10%以内;pH值对反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测试的pH值范围内,磷的去除率都保持在95%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该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50 min为Mg/Al-LDH快速吸附磷酸盐阶段,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344.
以三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正丁酯-b-聚苯乙烯-b-聚二乙烯基吡啶(PnBA_(28)-b-PS_(75)-bP2VP_(104))为模板剂制备聚联苯胺,通过调节模板剂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不同pH值对聚联苯胺(PBZ)颗粒形貌及其性能的影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图(~1HNMR)等测试对三嵌段共聚物PnBA_(28)-b-PS_(75)-b-P2VP_(104)的分子量分布、结构进行了确定.通过扫描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计时电位测试对材料进行了电化学电容性能的评价.初步探讨了使用不同pH值的模板剂、相同引发剂用量对PBZ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PBZ颗粒呈亚微米级至微米级棒状形貌,分布均匀、表面光滑.pH值为5时,PBZ棒状颗粒的直径大多在几十纳米到200nm之间,随着pH值的增大,样品形貌规整性降低;通过电化学测试可知,pH值为5时PBZ的放电比容量达到339.06 F/g.  相似文献   
345.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针对这种异构系统的建模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来建模CPS的特性,如异构性、不确定性、软硬协同和非功能属性(Non-Functional Properties, NFP)等.提出了一种基于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MART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pCCSL (p Clock Constraint Specification Language)的协同建模方法,实现了从不同视角建模CPS的不同特征,包括系统的结构、行为、时钟约束和NFP.该方法的新颖性在于使用pCCSL规约各模型之间的交互和同步,显式地建模模型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同时,为了捕捉CPS的特性如随机行为和连续行为,扩展了一些SysML/MARTE的元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智能建筑的案例以展示所提出的协同建模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46.
以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样地土壤线虫群落对施肥量变化的动态响应模式.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施肥处理,分别为N1:50 kg N·ha~(-1)·yr~(-1), N2:100 kg N·ha~(-1)·yr~(-1), N3:150 kg N·ha~(-1)·yr~(-1)及N4:300 kg N·ha~(-1)·yr~(-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土壤pH值显著下降.土壤线虫的种群密度在冬小麦拔节期达到峰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线虫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施肥量的变化对食细菌性线虫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杂-捕类线虫的相对数量,N2处理显著提高了植食性线虫的相对数量,而N4处理显著降低了食真菌性线虫的相对数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线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对施肥量变化的响应并不相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线虫群落趋向简单化.以上实验结果对于寻求我国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区最佳施肥方案及田间虫害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7.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三角地区服装产业面临的成本上涨,职工难求,产量剧减,产品积压,出口减少等问题做了详细调查,结合服装产业发展规律,从内外两方面探析了当地服装企业面临危机的原因所在,并在《纺织服装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为长三角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8.
Al含量对TiAlN涂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阴极电弧蒸镀在WC-Co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Ti1-xAlxN涂层(x=0.5、0.55和0.6),并对涂层试样在900℃下真空退火0.5~4 h.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维氏硬度计分析比较退火前后TiAlN涂层物相及硬度,研究Al含量对涂层结构、硬度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0.5Al0.5N和Ti0.45Al0.55N为单相面心立方结构,Ti0.4Al0.6N为面心立方(fcc)TiAlN和密排六方(hcp)AlN双相结构.涂层退火时发生分解,先析出介稳相fcc-AlN,再转变为稳定相hcp-AlN和fcc-TiN,硬度逐渐下降.Ti0.45Al0.55N涂层高温下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退火后仍具有最高的硬度,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而Ti0.4Al0.6N涂层中因存在hcp-AlN硬度略低,分解最早,热稳定性最差.当x=0.55时为最佳涂层成分.  相似文献   
349.
基于侵蚀理论,采用LS-DYNA的显式中心差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结合现场试验,探讨不同地基特征点的塑性区、应力、位移及振动特性的动力响应.根据动力响应时程曲线,评价锤底应力、水平加固范围、竖直加固深度、振动特性和施工安全距离,得出纵波、横波、瑞雷波在强夯加固中所起的作用.在1 500kN.m夯击能下加固形体类似苹果状,水平影响范围为3.5m,竖直方向各点应力较水平方向衰减快.  相似文献   
350.
在高应变速率下,钛-钢复合板不同材料以不同的变形机制协调变形,结合界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研究了高应变速率下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特征和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钢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小角度(3°~10°)晶界含量增多,织构组分{1-12}〈2-41〉逐渐演变为织构{6-65}〈38-6〉和{111}〈1-10〉.在钛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出现了明显的形变孪晶组织,三种形变孪晶如{11-21}〈1-100〉拉伸孪晶、{11-22}〈11-23〉压缩孪晶和{10-12}〈10-11〉拉伸孪晶产生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变形机制由常规的"孪生变形为主"转变为"位错滑移与孪生变形共存"的复合变形模式.在结合界面处,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需要适应由两侧产生的不同变形抗力,才能够实现连续变形而不致使材料发生破坏,其主要的协调机制依靠结合界面及附近晶粒的滑移实现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