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4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1篇 |
丛书文集 | 97篇 |
教育与普及 | 8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0篇 |
现状及发展 | 6篇 |
综合类 | 16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陶顺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
教育管理实践是中学干部岗位培训中新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实习,也不同于一般的参观访问,而是一门提高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课程。本文试图从课程设置形式和提高该课程实效的对策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2.
83.
大别造山带的去山根过程与机制:碰撞后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的大别山碰撞后岩浆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别山加厚镁铁质下地壳在143-131 Ma时发生部分熔融,生成低镁埃达克质岩;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起了地幔上涌,产生了130 Ma以后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在大别山低镁埃达克岩形成同时,已折返至中地壳的北大别岩片也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北大别混合岩.本文论证了在山根垮塌前,诱发大别山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需要造山带加厚岩石圈地幔根先期发生了减薄.根据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地温梯度(6.6℃/km)和玄武质地壳熔融温度(1000℃),可估计在发生造山带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时,其下的岩石圈地幔厚度应减薄到小于45 km.据此,提出大别山两阶段去山根过程模型.岩石圈冷山根诱发的地幔对流导致在-145 Ma时岩石圈地幔突出部位被先减薄.它导致加厚镁铁质下地壳温度和地壳中下部地热增温率升高,并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导致了造山带下地壳弱化,加大其重力不平衡,从而引发加厚镁铁质下地壳的拆沉和山根垮塌.因此,软流圈对流侵蚀和加厚下地壳拆沉这两种岩石圈减薄机制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4.
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为基质,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叶酸(GO-PEG-FA)纳米载体,借助于通过π-π相互作用负载在GO表面的胺甲基芘盐酸盐(PyNH2),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siRNA(hTERTsiRNA)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GO-PEG-FA-PyNH2-hTERTsiRNA纳米基因复合物被成功制备,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荧光显微镜观察该纳米载体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裸siRNA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la细胞hTER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TT实验观察该载体对细胞无毒,其共载hTERTsiRNA和抗肿瘤药阿霉素后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因而该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靶向基因载体,有效传递siRNA及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5.
从高Sr/Y中酸性岩石中识别加厚下地壳熔体是利用其示踪地壳深部过程的重要前提之一.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研究表明加厚下地壳熔体应具有比普通花岗岩类更高Sr/Ca O,在Sr-Ca O图解上形成独特的高Sr演化趋势,可作为判别性指标之一.斜长石分离结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可显著改变熔体的Sr和Ca O含量,但是否会影响熔体的Sr/Ca O尚不明确.本文测定了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和普通花岗岩类中斜长石的成分,并通过交换分配系数对斜长石分离结晶如何影响熔体的Sr/Ca O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大量斜长石分离结晶也不会显著改变花岗质熔体的Sr/Ca O,Sr-Ca O相关趋势的斜率主要由其初始岩浆组成决定.熔体高Sr/Ca O指示源区贫斜长石.因而,高斜率的Sr-Ca O相关趋势可作为判断加厚下地壳熔体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约束哈密顿体系的正则描述对与共形不变标量场耦合的Robertson-Walker宇宙量子化,得到了相应的Wheeler-Dewict方程的精确解,并且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代表量子引力中算符次序模糊的参数P等于零.最后,我们还证明了宇宙标度因子的最小位为普朗克长度,从而避免了宇宙向奇点的塌缩.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家鸽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在光镜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8.
89.
南沱冰期锰矿的起源和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震旦纪南沦冰期锰矿保存了古海洋化学的宝贵信息,是南沱冰期沉积地层中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起源和形成时代对于探讨晚元古代末期全球发生的巨大地质变化及确定地层时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此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沱组锰矿的元素地球化学测定和Sm-Nd法定年,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
首都圈地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变化: 对地震成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首都圈地区1980~2000年发生的2098个地震作重新定位, 获取了其中1825个地震精确的震源位置. 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 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 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 且在地壳8 km上下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 表明在地壳浅部 (0~8 km)以小震为主, 大地震较少, 故b值高; 而在深处(8~25 km), 大地震相对较多, b值减小. 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 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 推测首都圈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8 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