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7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蒸汽吞吐水平井流入动态是非等温复合油藏流入动态的一种形式,本文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草平3井第一周期初期生产动态进行了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不同注汽和生产操作条件下的生产动态,经过回归处理,得到了不同采出程度下的产能关系、井底流体温度变化关系及含水率变化关系。经与现场实际生产动态对比,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牛20高压低渗透低饱和岩性油藏开发过程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低渗透油藏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开发的基本作法:油层压裂改造;依据地层裂缝方向布署注采井网;适时选择注水时机,及时补充地层能量;采用高压注水,水质精细过滤,密闭输送工艺配套,注水量保持长期稳定。并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3.
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新技术的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从处理一维油藏参数,用简单的油藏开发曲线表示;发展到对二维和三维油藏参数场进行图象分析的实时动态分析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二维图形软件的研究比较成熟。三维图形软件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些典型软件的功能设计与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64.
把黑油模型和单井井筒内的举升公式以及流入动态曲线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总的模型来分析整个油藏和各个注采井的生产动态,并利用黑油模型求解在三相条件下的日产液量与流压的关系.该模型将节点分析方法推广到注采井,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在黑油模型的井点计算中,采用了沃格尔方程,克服了一般黑油模型不能描述井筒附近脱气产生的气阻现象,使油井产量的计算更精确.  相似文献   
65.
以埕东油田为研究对象,从区块整体出发,以油藏数值模拟为基本手段,经过对大孔道地质参数的研究处理,应用最优化方法建立了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埕东油田区块整体封堵大孔道优化方案进行了设计.实施效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6.
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动态趋势预测理论。将时间序列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用于油田产量预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先采用灰色建模或逐步回归方法,从数据中得到趋势项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剔除趋势项之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AR模型或ARMA模型。将以上两个模型结合起来构成组合模型,用于预测油田产油量。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容易实现、预测准确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7.
考虑盐浓度的分布,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等方程建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降压开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描述三相八组分水合物储层开采的多相非等温渗流过程.利用该模型对一维条件下纯水和含盐富水相体系水合物的开采动态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盐水体系的水合物藏中,盐影响了水合物的相平衡,加快了水合物的分解,压力传播比纯水体系的快得多,并使得试验和模拟的瞬时产气量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68.
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方程分析法,结合工程判断,导出了一套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建立了低压三维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型系统,提出了进行电加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单井电加热油藏采油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井电加热油藏能够在油藏中建立起稳定的温度分布,有效地提高油藏温度。油藏温度是井筒径向距离的函数,温度沿径向距离近似地按指数规律衰减。对于有一定冷采产量的稠油油藏,选用周期性加热采油生产方式,其经济效益较好;对于冷产量很低或没有冷采产量的稠油油藏,宜选用周期性焖井预热采油生产方式,并根据油藏特点和产出液情况优化焖井预热时间和生产周期。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加热电功率大,油藏温度高,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功率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提高加热功率,油藏温度增加并不明显。在电加热油藏的采油生产过程中,电加热功率不稳定,随生产时间变化。油层电导率低时,输入电能利用率高,加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69.
胜二区沙二3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藏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了胜二区沙二3封堵大孔道方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区块封堵大孔道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实施结果表明,该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增加了产油量,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