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优化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提高‘黄樽’薄叶金花茶组培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方法】以苗龄60 d的继代芽苗为材料,在优选基本培养基(1/2 B5、3/4 B5、B5)与植物生长调节剂(ABT、IBA)组合的基础上,研究2种培养基质[(V细河沙:V蛭石=1∶1)(河沙蛭石基质)、琼脂]与2种附加物(白糖、活性炭)形成的5种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以河沙蛭石基质+1/2 B5+ABT 0.5 mg/L+IBA 0.5 mg/L为生根培养基,培养35 d,分别补充白糖15.0 g/L、K2HPO415.0 mg/L、白糖15.0 g/L+K2HPO415.0 mg/L及对照组(CK)等4种处理,培养65 d后,将生根苗移栽到V细河沙V蛭石=3∶1的基质上,研究4种处理对芽苗生根率、移栽成活率、芽苗茎粗和黄化率的影响。【结果】在优选的培养基1/2 B5+ABT 0.5~1.0 mg/L+IBA 0.5~1.0 mg/L+白糖15 g/L+琼脂6.0 g/L,芽苗生根率仅41.1%~42.2%;培养基质与附加物的5种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河沙蛭石基质+白糖0 g/L和河沙蛭石基质+白糖15 g/L的生根率分别为84.4%和68.9%,高于传统的琼脂白糖组合;生根培养后期,4种处理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移栽成活率影响极显著,补充白糖15 g/L+K2HPO4 15.0 mg/L,克服了芽苗黄化,提高芽苗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芽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1.1%和93.3%。【结论】 ‘黄樽’薄叶金花茶采用传统的白糖琼脂培养方式,其组培生根及组培苗移栽效果不理想。生根培养前期用河沙蛭石基质+1/2 B5+ABT 0.5~1.0 mg/L+IBA 0.5~1.0 mg/L的无糖培养,培养后期补充白糖15 g/L+K2HPO4 15.0 mg/L,是提高‘黄樽’薄叶金花茶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也为其他组培生根困难的植物,尤其是金花茶组植物离体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在否定问题上具有大体的一致性。然而,当否定句中出现一些肯定强项词和肯定弱项词时,二者则常会在否定焦点的问题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从而给语义的正确理解带来诸多麻烦。因此,需对英汉语习惯否定焦点的差异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于1957年7月15—22日联合举办了科学討論会。在会上宣讀的論文有54篇(其中有6篇是大連石油研究所的),分析化学方面20篇,有机化学方面12篇,高分子化学方面11篇,物理化学方面7篇,无机化学方面4篇,其中有些工作是在老科学家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4.
4种木本植物红色素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檵木、红叶李、红叶石楠、红叶鸡爪槭4种木本植物为原料,研究了叶片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对4种植物色素提取效果较好的溶剂是蒸馏水,色素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在325 nm左右;料液比、温度和时间3个提取条件中对色素提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除红叶李外,温度越高色素的提取效果越好;红叶李在微波处理下浸提液的吸光度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其余3种植物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真核生物锌转运子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目前已发现的真核生物转运子的分类及特征,综述了存在于酵母、植物及哺乳动物中的锌转运子的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锌转运子的功能和结构基因组研究揭示生物锌营养分子机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蓝莓(Vaccinium spp.)根系结构独特,仅具细根而无根毛,接种AM菌根真菌后形成的互利共生结构有利于其生长,但机理仍不清楚.以‘布里吉塔’高丛蓝莓为材料,接种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及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4种AM真菌,采用石蜡切片法、平板计数法结合PCR-DGGE电泳等方法研究AM真菌对蓝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灭菌对照及自然对照组相比,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蓝莓生物量生长及新发继生枝总长,其中聚丛球囊霉处理植株生物量为自然对照下的137%;切片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蓝莓根内均存在菌丝、泡囊等典型的菌根构造,AM真菌能与蓝莓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上述结构在对照组则较少;4种AM真菌均提高了蓝莓根际蔗糖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但仅聚丛球囊霉对脲酶的酶活性有影响;另外,AM真菌接种后显著增加土壤中真菌种类,同时减少细菌菌群数量.以上结果表明,AM真菌能够显著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土壤酶活,并最终促进蓝莓的生物量生长;4种候选菌种中,聚丛球囊霉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施钙处理对大豆铝毒缓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法,以抗铝毒大豆品种浙春2号、对铝毒敏感大豆品种浙春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铝.处理水平(0、50、150mg·L^-1)和钙处理水平(0、80、160、320mg·L^-1),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钙处理对大豆铝毒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增加钙的供应可减轻铝对植物的毒害,显著削弱铝毒导致的植株生物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上升,有效提高植株对铝胁迫的抗逆性.低水平的钙(80mg·L^-1)对低水平的铝处理有较为显著的缓解作用,高水平的铝处理则需高水平的钙(320mg·L^-1)才能达到较显著的缓解作用.2个大豆品种比较而言,钙对浙春2号的铝中毒具有更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治理、修复土壤重金属铬(chromium, Cr)污染的能力,在建立高效蜈蚣草组培再生体系基础上,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重铬酸钾(K2CrO4,Cr6+),检测被处理羽叶中色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以成熟孢子为外植体,经过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培养,最短可在3~4个月内获得大量的蜈蚣草组培苗.随着培养基中施加的Cr6+浓度提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羽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质量浓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趋势;低浓度Cr6+胁迫处理后,蜈蚣草羽叶中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Cr6+胁迫浓度超过1.0 mmol/L时,蜈蚣草羽叶在6 d内由绿色逐渐转变为褐色,并发生萎蔫,叶绿素等生理指标也较对照差异显著,表明蜈蚣草对Cr6+  相似文献   
19.
高产脂马尾松无性系幼林期产脂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性系幼林期71株6年生高产脂马尾松20个无性系的产脂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总平均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力为11.2 g,标准差为3.68,变异系数为32.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 产脂力存有极显著差异.高产脂马尾松无性系产脂力遗传方差为9.54,单株重复力为68.42%,平均重复力为88.47%,遗传增益为50.25%.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RS的流量计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RS通信技术在流量计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中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讨论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动态域名和端口映射等技术的应用.针对流量计数据通信接口和GPRS通信技术的特点,采集同一GPRS终端下的仪表数据.与一般每次一台的设计方法不同,提出了数据中心采用打包发送指令及GPRS终端打包返回仪表数据的新思路,并在已有通信协议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自己的协议,增加了通信系统的效率和稳健性.提出了支持各种不同通信指令系统的流量计或其他仪表可方便加入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