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比较厦门东屿红树林区两次鸟类调查数据(2002年1月~2003年1月与1996年1月~1997年1月),分析当地生境的变化对鸟类物种组成及主要鸟类类群数量的影响.与1996年相比,2002年的鹭类、鸥类和鸭类年累计数量分别从2 4443、023和873只减少到352、73和10只,而鸻鹬类从3 088只增加到5 478只.滩涂、红树林面积减少及人为活动增加是鹭类、鸥类和鸭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鸻鹬类数量增加与新增荒废裸地生境为其提供理想休息场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2.
厦门凤林红树林区鸟类组成和年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年多的观测表明,厦门凤林红树林区有鸟类85种,隶属13目27科,其中冬候鸟有43种,留鸟38种和夏候鸟4种,凤林红树林区有44种鸟类属古北界物种、26种是东洋界物种和15种是广布种。分析了该区鸟类分布情况、年变动及红树林对鸟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食虫有袋类食性选择与猎物质量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虫有袋类是捕食多种昆虫的泛食性动物.同域的不同食虫有袋类同样选择鞘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虫作为主要猎物但对同种昆虫猎物的捕食频率明显不同.食虫有袋类的食性具有季节转变现象.不同猎物昆虫质量之间的差异大多不显著但猎物昆虫的质量具有季节变化.食虫有袋类的食性选择与猎物质量、食性季节转变与猎物质量季节变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该结果以及最佳摄食理论,食性选择有可能受猎物可获得量或猎物体形大小的影响,值得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4.
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繁殖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样方法,根据生态学原理,分析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大屿岛鹭类繁殖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鹭类在大屿岛繁殖时,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特征,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主要分布于核心中部偏南的中央大片区域,白鹭(Egretta garzetta)各处理能分布、池鹭(Aroleola bacchus)仅分布于核心区的南北;牛背鹭(Bubulcus ibis)和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只分布在核心中区部偏最高,白鹭、牛背鹭和黄嘴白鹭的巢居中,而且三者巢位相近;在白鹭和池鹭营巢在同一树上的情况下,池鹭的巢处于上层,对鹭类群体繁殖时间的空间分布现象的产生原因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厦门海滨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部,北纬24°39′,东经118°16′左右,陆地总面积1569.3km2,海域总面积340km2,浅海面积47.9km2,滩涂面积136.8km2,海岸线总长234km,是亚热带的海滨城市,海岸带自然条件优越。漫长的海岸线上具有海岸滩涂、河口、红树林和湖泊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而且厦门地处鸟类南北和东西迁徙路线的交点,滨海鸟类组成复杂,有鴴类、鹬类、鸥类、鹭类和鸭类等,因此,湿地鸟类资源丰富多样,成为厦门的宝贵生物资源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厦门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滩围垦造地造成海洋生物生境的减少;海洋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危及潮间带和近岸物种数…  相似文献   
36.
黑翅鸢(Elanuscaeruleus)近年来在福建省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在福建省南部和东部为留鸟.对黑翅鸢的繁殖生态学研究结果说明,黑翅鸢繁殖期从4月~12月,筑巢对树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次繁殖都要重新筑巢,主要巢材为枯树枝,巢离地高度都在11m以上(n=4),巢外径为40cm,巢高30cm,巢深10cm(n=1).黑翅鸢每窝繁殖雏鸟3~4只,离巢时的雏鸟成活率都达到100%(n=4).繁殖期的黑翅鸢食物主要为鼠类.黑翅鸢的繁殖期长,繁殖力强,雏鸟成活率高,对人类活动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这可能是近年来黑翅鸢分布范围能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季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遇见鸟类66种,隶属于11目25科。其中,东洋界鸟类占82%,古北界鸟类占12%,广布种类占6%。留鸟占86%,夏侯鸟占14%。黄腹角雉(Trapopan cab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等珍稀鸟类主要生活于远离人居的常绿阔叶林中,因此,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常绿阔叶林植被对珍稀鸟类的生存尤为重要。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海拔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家鸭资源利用及优良品种培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鸭生物学研究为家鸭起源进化及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家鸭生产与育种。血清前白蛋白、mtDNA限制性内切酶谱和RAPD证明证据表明,野鸭绿头鸭和斑嘴鸭在我国家鸭品种形成中均有贡献。生化遗传学作为常规育种辅助手段,可用于早期选留种禽。杂种优势利用仍然是提高生产性能的有效手段。分子生物学与数量遗传学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与生产性状相关的多基因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分子基础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福建地方良种金定鸭群体平均年蛋量从212枚提高到260枚以上;专门化口系最佳配套组合的产蛋量300枚,总蛋量22kg。生产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金定鸭、北京鸭和番鸭二元杂交的后代,获得亲代的高产、羽色和肉质优势。  相似文献   
39.
厦门夏季滨海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1999年6月~1999年8月)对厦门滨海湿地11个样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出厦门滨海湿地鸟类共有11科27种.其中,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为数量优势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香山和筼筜湖两个样区为最高,分别为3.18和2.33,刘山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  相似文献   
40.
以鹳形目5种鹭科鸟类和1种鹮科鸟类的组织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其性别基因相关片段,探讨鹭科鸟类性别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测定3对已知性别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岩鹭(Egretta sacra)和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以及12只未知性别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鹭、牛背鹭(Bubulcus ibis)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性别基因CHD或EE0.6上的基因相关片段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扩增EE0.6或CHD基因片段的性别鉴定分子方法都能够适用于鹭科鸟类的性别鉴定,由此能够解决鹭科鸟类雌雄外形同色而难以从外貌上区分其性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