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探究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共同改良黄土性能,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以及冻融循环试验,分析水泥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与长度以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改性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增多而提高,加入纤维则进一步提高其抗压强度.纤维的掺量和长度的增大会使改性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4%,最优长度为9 mm.水泥改性黄土经历15次冻融循环后,纤维增强水泥改性黄土经历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伤趋于平缓,变化幅度在3%左右.采用Lasso回归模型计算水泥-聚丙烯纤维改性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2.
为充分探究倾斜抗滑桩护坡承载特性,弥补倾斜抗滑桩在相应试验研究方面的不足,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倾斜与竖直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坡顶沉降位移、桩身内力变化规律和桩后土压力进行测量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倾斜桩体桩后土压力随着桩体埋深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形态类似于抛物线型分布;桩体在同一位置不同加载荷载下,土压力值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与竖直桩体相比其受力更加合理,更能充分发挥抗滑桩护坡作用。桩身弯矩形态近似呈“S“形分布,桩身弯矩随着桩体埋深的增加先增大,后出现弯矩重分布现象反向增大最后减小,在桩体埋深为35cm处,弯矩值出现重分布现象;桩体在同一位置不同加载荷载下,弯矩值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桩顶处弯矩值大于桩底弯矩。倾斜比竖直桩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受弯矩值明显小很多,即能承受更大的土体作用而不发生破环,从而使护坡效果明显增强,为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与坡面大致垂直的抗滑桩比竖直抗滑桩能达到更好的护坡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3.
研究仿生蝙蝠扑翼飞行器扑翼过程中的气动特性,分析蝙蝠扑翼飞行周期的扑动流程为展开—下扑—收缩—抬升,将飞行器翅翼主要分为驱动机构及折叠机构.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后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仿真验证,分析得到扑翼飞行器运动参数.采用ADAMS-XFlow联合仿真,考察不同翼型、来流速度和扑动频率对气动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扑翼飞行器半椭圆翼飞行参数优于矩形翼;3 m/s的飞行速度为最佳飞行速度;扑动频率应控制在2 Hz.仿真结果能够为扑翼飞行器结构设计选型、飞行环境及飞行参数设定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