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采用自行设计的喷射电沉积设备制备了镍枝晶沉积物,考察了不同试验参数对枝晶生长过程以及生成的枝晶形貌的影响,根据计盒维数原理计算了枝晶图片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较高的电流密度有利于枝晶的形成;随电解液中镍离子浓度的增加,生成的枝晶明显变得稀疏,分枝减少;枝晶形貌由致密紧凑型结构向疏松弥散型结构转变;随电解液温度的增加,沉积层逐步致密化.镍枝晶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分形维数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解液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3.
对SYZJ型冲击动载发生器的活动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各种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简化形式。动力学方程中包涵了该型冲击动载发生器的内部活动件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及结构尺寸的设计要求。动力学方程的简化形式表明,对SYZJ型冲击动载发生器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可以大幅度精简。该型冲击动载发生器的冲击动载大小及动载发生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泥浆泵的排量、冲锤质量等,适当地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调节、控制SYZJ型冲击动载发生器的工作状态,并能提高其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喷射电铸快速制造技术的原理与系统组成,采用喷射电铸快速制造工艺制备了具有简单形状的纳米晶金属铜样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纳米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射电铸能显著提高极限电流密度,细化晶粒,改善铸层质量.铜沉积层具有纳米晶微观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5.6nm,最小晶粒尺寸可达41.4nm.  相似文献   
35.
探讨了反应温度、通气量、搅拌转速、初始混合状态等对晶种制备过程氧化速率及晶种形态的影响。发现晶种制备阶段存在溶解。氧化动态平衡过程,此时溶液pH值和[Fe ̄(2+)]基本不变;在25~50℃范围内可制得形态较好的单一相α-FeOOH;随通气量和搅拌转达增加,晶种位子粒度分布趋于均匀,枝叉和孪晶减少;初始混合状态对品种最终形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6.
在实地调查及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绵阳市湿地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特征,旨在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有湿地维管植物68科172属281种,物种多样性较为突出;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植物区系的主体,区系组成结构较为复杂;科级区系中世界分布占63.24%,反映了湿地植被的隐域性和湿地植物的广布性;属的区系成分中有14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占37.21%,温带分布占29.07%,显示了植物区系的热带和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7.
通过考虑融合食饵避难的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构造了一类捕食种群具有选择性收获的捕食-食饵系统.以收获项中的时滞为参数,利用分支理论获得了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历经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并利用正规化理论和中心流形定理研究了Hopf分支的方向及分支所得周期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8.
嘉陵江流域南充金城山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嘉陵江流域南充金城山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揭示了各个样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其生境具有相关性,由于所处环境条件比较接近,且人为影响严重,故该山森林群落的异质性差,植被组成单一,需加强对其保护。  相似文献   
39.
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同工酶在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是生物化学1个重要研究内容,同工酶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1个非常有力的工具,在农、林、医及生物学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0.
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在遭受采食干扰后特有的补偿生长机制。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是大熊猫主食竹的一种,为研究克隆整合在该物种分株种群补偿更新中的作用,设置了不剪除和剪除25%、50%、75%等4种模拟采食强度的糙花箭竹样方,并对样方四周根状茎进行了切断、不切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切断根状茎连接使得出笋提前,并且出笋受切断根状茎和剪除强度的交互作用影响。2)除根状茎连接时剪除25%处理后补充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外,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糙花箭竹均能通过补偿生长消除剪除25%和50%的负面影响。剪除75%处理后,切断根状茎连接时出笋率和补充率显著高于不剪除样方,根状茎连接时恰好相反;新生分株的株高、基径和单株生物量不论根状茎连接还是切断均显著低于不剪除样方。3)与保持根状茎连接时相比,切断根状茎连接降低了不剪除样方的出笋率、补充率和新生分株的生长,但增加了剪除75%处理下的出笋率和补充率。因此,糙花箭竹能够通过补偿生长耐受25%和50%强度的采食干扰,75%强度的采食干扰显著降低了新生分株的生长能力以及根状茎连接时的出笋率和补充率,但刺激了切断根状茎后的出笋。研究提示克隆整合对糙花箭竹新生笋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但并不是补偿生长过程中主要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