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作战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不仅希望参战剪除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而且希望摧毁德国军国主义专制政权,将美国信奉的民主理想推向全球。  相似文献   
22.
“经济外交”与5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外交”与5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陈从阳日本投降后,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经历了较漫长的过程。1945年至1951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期间,美国从全球冷战遏制政策出发,对日本战赔政策经历了从要求日本履行严苛的拆迁实物赔偿到逐步缓和赔偿甚至放...  相似文献   
23.
关于提高本科学生考研率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考研学生的遴选、加强对考研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何照顾考研学生的要求、加强外语和政治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本科学生考研率的若干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4.
2010年11月,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与湖北咸宁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德国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国德国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湖北咸宁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以"回眸与展望"为主题,总结了中国德国史研究会成立30年来的研究工作,推介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就德国史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等进行交流,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工作班子。  相似文献   
25.
从《魏玛宪法》的渊源、性质、内容和特点、魏玛宪法的地位和影响、魏玛宪法与魏玛共和国灭亡的关系、魏玛宪法与中国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学术界近30年来对魏玛宪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6.
拉丁美洲长期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早在1823年,美国就抛出了独占拉美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门罗主义是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石。”(1)30年代,罗斯福对美国的拉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奉行“睦邻政策”。二战以来近半个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也历经风风雨雨,本文拟就二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进,分阶段作一粗浅铺陈。  相似文献   
27.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笔者从二次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德国两个共和国的议会民主政治及其运作、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是由于这三个要素及其交互作用,使一战后德国建立的魏玛共和国仅15年后即为第三帝国所替代,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而作为战后德国主体的联邦德国却在废墟上站立起来,成为世界经济巨人.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苏芬冬战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之间的关系,指出:冬季战争严重恶化了苏联与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它为战后苏英、苏美关系的改善及英苏同盟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29.
美国远东政策之嬗变与日本的战争赔偿①陈从阳关于日本的战争赔偿,最早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中作了日本将履行实物赔偿的原则性规定,公告指出:“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①...  相似文献   
30.
对经济因素在美苏建交和美中建交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正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危机以及资本主义主要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和中国建交,以便为美国资本获取广阔的市场,而苏联和中国为了获得美国先进的技术、资金和设备建设社会主义,也愿意实现苏美、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