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1.
12.
13.
利用(nV,-nS)排列双晶衍射术测量晶片的微小弯曲形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u Mond图解法分析了利用双晶衍射术测量晶片曲率半径的原理.提出了利用(nv,-ns)排列,仅用1辐射测量晶片曲率半径的方法.此方法与通常所采用的(ns,-ns)排列,1,2双线法相比,灵敏度大大提高,可测量的曲率半径提高了一个量级.利用(nv,-ns)排列双晶衍射术测量了硅单晶片经As+离子注入后产生的微小弯曲形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永嘉县道志地区菜头肾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生菜头肾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该地区野生菜头肾分布、资源状况及储量,分析了资源消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资源保护的对策,为制定菜头肾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PEG对甘薯进行根际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了对叶绿体超微结构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PEG渗透胁迫24h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增加,CAT活性升高;SOD活性表现出品种抗旱适应特性.相同的渗透胁迫条件对抗旱性较强的渝薯20的超微结构破坏明显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农大红.试验结果综合阐明了由渗透胁迫引发的活性氧累积对甘薯叶绿体膜结构具有强烈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PEG处理对甘薯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对甘薯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对叶肉细胞原生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重要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细胞原生质、叶绿体、液泡膜、线粒体;抗旱性较强的渝薯20在相同的水分胁强下,其结构变化明显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农大红.并对甘薯叶肉细胞中水解酶的区隔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超晶格材料是用现代薄膜生长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自从1970年美国首次在GaAs半导体上制成了超晶格结构后[1],又研制出GaAs和各种Ⅲ-Ⅴ族化合物超晶格材料,而后Ⅳ-Ⅳ族、Ⅱ-Ⅵ族,以及非晶态半导体超晶格等也相继出现,有一些已经获得实用,制成了重要的微电子和光电子器件。  相似文献   
18.
从能流密度、能通量的角度对基桩反射波法检测过程中应力波能量在桩身变阻抗界面上的入射、反射及透射的分配理论进行了假设理想条件下的探讨,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公共绿地空间的配置影响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该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语义分析方法,探究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呈现沿长江对称集聚分布,且呈现汉阳、武昌双核布局模式,各级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均垂直于长江走向.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形式以自然为基底,凸显了山水公园的特征.3)社区尺度下,基于步行出行方式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呈现沿江向内陆圈层式递减规律,并以地铁出行方式有效补充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应通过下移公园绿地布局尺度,发挥公园多元功能性助力韧性社区建设;从主题、空间、媒介等方面打造体现地方文化的公共绿地,推动公园绿地的文化转向;适时对接居民需求,将公园绿地空间打造成“可情感表达”“可感知体验”“可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旨在丰富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类型和拓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20.
徐向荣  陈京  徐攀  姚振生 《江西科学》2012,30(6):753-756
通过对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等区域的外来植物的种类、生态环境、危害程度等项目进行调查,确定了外来植物种类的类型、生态状况、危害程度。通过调查表明桃花岭自然保护区有73种外来植物,可分为恶性杂草、区域恶性杂草、一般杂草、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等5个类型,预防重点放在恶性杂草及区域恶性杂草的种类上。对于一般杂草,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的外来种,应采取不同技术手段,合理进行防治,同时对该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