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通过SEM观测,在三例韧脆性剪切滑动带的断层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Cajon Pass深钻中的变余糜棱岩,陕北陕参1井和黄海NH钻中的流变岩)中,发现了韧脆性剪切带断层岩所特有的微米纳米级超微磨粒结构.从微粒组构学、粒滑流变学、叶理岩相学和微观动力学(包括动热变质作用、流体渗散作用和颗粒自旋作用)等几个方面,拟对磨粒结构蕴藏的丰富地质信息进行扼要简述,从而展示这一新领域探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平洋中部洋底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氯仿抽提物的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其.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大多具低成熟特征(个别达到成熟烃特点):“A”/C高达11.4-19.75;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值为1.22-1.23;藿烷C31-22S(22S+22R)值为0.59-0.60,Tm/Ts值为0.99-1.19;βα莫烷/(αβ βα)藿烷值为0.12-0.14;C29甾烷20S/(20S+20R)值为0.35-0.41;ββ/(ββ αα)值为0.38-0.45;芳烃TA(Ⅰ)/TA(Ⅰ Ⅱ)值为0.16-0.21;甲基菲指数MPⅡ为0.35-0.67。根据样品采集区 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是洋底热液活动促使洋底沉积物中有机质发生了热降解,导致了洋底成烃作用,并运移或渗透到锰结核及浅部软泥中,这一现象的揭示对于认识大洋底部环境中油气生成机理和拓展海洋油气勘探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OpenGVS的湖山三维仿真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湖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学教学基地,主要介绍基于OpenGVS SDK的湖山地区三维仿真的实现。简要地描述了利用湖山地区DEM高程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从场景建模到三维渲染的过程和系统结构以及多种功能的实现技术。重点介绍了独立设计的关于漫游引擎视点控制的算法与实现以及对OpenGVS函数库中视点控制功能的扩展,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动态数据表达和实现场景的通讯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有杆泵抽油系统进行井身曲线的空间分析,运用空间解析几何原理,求得相邻单位元的轴向夹角,在此基础上进行节点受力与位移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有杆泵抽油系统的修正模型。并以马岭南 29-11(1993/11/09)的井身曲线为例,计算对比了模型与传统模型的区别,结果表明方法简单易行,也没有计算量的显著增加,且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岩石剪切面纳米粒子层的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在各类岩石剪切面中相继发现纳米级和微米级超微粒子结构,近期结合力学、物理学成因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在超微观上,通过国内外的实例实测,从岩石剪切面纳米粒子层赋存展布的普遍性,结构特征的层次性,成因机制的非线性和功能效应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萃取更多信息.进而初步揭示了剪切摩擦黏性发育与纳米粒子形成间的共生关系,和剪切运动中岩石的分离、分凝和分层作用首先由纳米粒子层的滑移启动开始的.并分析了岩石塑性流变实质上是超微粒子(纳米-微米级磨粒)的运动,以及岩石剪切面纳米粒子层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地质作用等.诚然,纳米粒子层蕴涵的信息是丰富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开拓阶段,仅试图为构造地质学和相关学科领域提出新的理念和新的探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