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5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2篇 |
丛书文集 | 44篇 |
教育与普及 | 15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9篇 |
综合类 | 17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9篇 |
1976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论述科学探究作为教学内容的意义,概述西部边远山区初中物理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困难,提出在西部边远山区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92.
应用区分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包含静电部分和晶场部分)并考虑了低对称场的能量矩阵, 在考虑和忽略静电参量B00的条件下, 分别研究了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对三元半导体ZnGa2Se4:V 3+能级以及低对称分裂的影响; 计算了ZnGa2Se4:V 3+晶体的能级的低对称分裂, 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研究发现: 在对ZnGa2Se4:V 3+晶体的光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时, 在能量矩阵的静电和晶场部分同时考虑t2和e轨道共价性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晶场参量B00对ZnGa2Se24:V 3+的能级有重要影响, 因此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3.
硫酸根浓度突变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源频繁切换造成原水水质硫酸根质量浓度突变对给水管网铁释放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选取北京市城区3个不同地区的管段,设计并制作管段模拟反应器,比较分析不同硫酸根质量浓度水质条件下、不同地区管段的铁释放情况。结果表明:硫酸根质量浓度的大幅增加可导致黄水问题。给水管网铁释放量与硫酸根质量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当硫酸根质量浓度从25mg/L增加到180mg/L,相应的Larson指数从0.35增加到1.40时,8h滞留时间后管段出水浊度、色度的最大增加值分别约为6NTU和50度,总铁释放速率最大增加约2.00mg/(m2.h)。由此,确定了水源切换条件下,硫酸根和Larson指数对管垢铁释放的控制指标:硫酸根质量浓度<75mg/L,Larson指数<0.70。在此条件下,管网水主要水质指标(总铁质量浓度、浊度和色度)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94.
为了全面、定量分析风场扰动对无人机控制/导航系统的严重影响,选取某型探测/侦察无人机作为典型代表,首先利用近60余年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我国及周边地域,进行了低空风场建模(包括平均风速和湍动分量)和仿真再现;在此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构建了该无人机虚拟样机,包括动力学、控制、惯性/GPS导航等关键子系统,反映了其基本飞行品质和控制响应;最后,分别在理想和风场扰动条件下,进行了该无人机典型巡航/侦察任务的飞行仿真,得到了飞行航迹/姿态、控制响应等关键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全面、定量评估了风场扰动对惯性/GPS导航系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风场扰动对于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产生的积累误差随时间增加逐步增大,相比而言,基于GPS的控制/导航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可变数据集合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硬件结构,根据接收到的操作指令灵活地实现链表数据结构的大多数常用功能,并支持一些高级功能.不仅能够使用链表指针对结点进行定位,还可以像传统的线性编址存储器一样直接使用物理地址进行数据访问.为了解决存储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了一种存储资源回收机制对失效结点进行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通用硬件链表结构可以优化对可变数据进行维护的处理过程,而且该结构资源占用较少、功耗较低,与PC上的软件链表数据结构相比,硬件链表结构在执行时间上也具有较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分别为800X,400X)为观测手段,研究了NaOH溶液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和IPA浓度等参数对单晶硅制绒效果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显微图像的对比分析发现:当NaOH溶液浓度大于2%条件时,温度小于75℃时,单晶硅表面的绒面效果较差.当制绒液中NaOH和IPA的浓度分别为1.57%和5%,且制绒时间和制绒温度分别为25min和80℃时,制备的绒面结构均匀,金字塔的覆盖率约为100%,即可实现最优的制绒效果. 相似文献
97.
云贵高原的冻雨是中国南方冬季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对云贵高原大地形进行了敏感性实验,模拟了不同地形高度对大气环流、云微物理参量及冻雨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云贵高原大地形的抬升,准静止锋的锋线一直维持在24°N附近,但锋面越来越陡,表明高原大地形是形成云贵准静止锋的主要因素,准静止锋长时间滞留在贵州中东部和湖南西部,是该区冻雨高发的原因。随着高原的抬升,从全境的云滴碰并增长逐渐在高原东部出现冰晶融化过程,高原主体上的冻雨以过冷暖雨机制为主,而低海拔的东部地区以融化机制为主。随着高原抬升,高空逆温层及冻雨区均从贵州西北向贵州中部及东部地区移动,逆温层的存在及其冷-暖-冷的垂直结构是冻雨形成非常重要的因子。当云贵高原降至原地形的一半时,冻雨量最大,其后随着高原抬升,冻雨量开始减少。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云贵高原大地形对冻雨形成、范围和强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8.
选择典型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夏季(2021年7—8月)厂区空气IVOCs颗粒相及气相样品,探讨石化工业源排放IVOCs的污染特征,并估算其SOA生成潜势,得到如下结果。1)典型石化工业区的IVOCs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4.22±1.54μg/m3,气相的平均浓度为108.87±78.93μg/m3。不论是在气相中还是在颗粒相中,IVOCs白天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夜间。2)气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12~C22区间,而颗粒相的正构烷烃集中在C22~C35区间。多环芳烃气相集中在萘和菲,颗粒相集中在芴。3)对石化工业区的IVOCs进行定量拆解,其浓度集中在B18~B21区间,4个分区的质量浓度加和占总体IVOCs质量的60.41%。 相似文献
99.
100.
陆晓霞;吴和成;周琦 《河南科学》2024,(5):684-693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政府、企业、公众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其演化.结果显示:三方消极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情形下,整个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更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性增加;公众在多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中付出的监督成本总是大于其获得的持续性收益时,公众选择不监督策略;当地方政府考虑到成本小于收益而选择不严格治理策略时,排污企业选择处理后排污策略,公众选择不监督策略;当排污企业和公众都积极参与多主体协同治理生态环境时,只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收益,诸如提高政府公信力、获得公众信服与配合等潜在收益,或者降低政府的严格治理成本,即可使城市的多主体协同治理进入稳定良性循环,从而降低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