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已持续近4个月的海湾危机给埃及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人估计,埃及一年之内将损失30—40亿美元。埃及正在承受着由大批劳工返回、外汇收入锐减、失业率猛增等带来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2.
43.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α-FeOOH超微粒,将其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并使用x-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44.
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_2O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粒度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α-Fe_2O_3超微粒存在明显的超顺磁现象,在室温至8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一个样品(17nm)的穆斯堡尔谱,未见莫林(Morin)转变.随着粒度和测量温度的改变,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超顺磁成分、同质异能移位、四极分裂、内磁场都发生了变化。对上述穆斯堡尔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以16Mn钢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残余压应力场下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应力为0.2,0.4,0.6条件下,母材,热影响区,焊缝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同时对残余压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预测16Mn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6.
三个春性小麦品种之间光周期敏感期长度及敏感性分布特点不同,但在连续光照诱导下,叶片过氧化物酶比活性均呈现明显的起伏波动:诱导开始4天,酶比活性升高,随后下降,直至诱导12天时下跌最低值,此后又再度回升。叶片酶比活的极度衰减与茎尖开始分化从时间上吻合。叶中电泳迁移较慢的阴离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强度变化与酶比活的起伏表现一致。酶活衰减幅度及其所涉及的条带数目,表现与小麦品种间光周期敏感性程度相关。比较不同光周期处理的幼茎材料中酶的组织化学定位,表明光周期诱导的酶活性变化主要发生于原生质中。  相似文献   
47.
从2002年开始,乌兰察布市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制定了乌兰察布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总体规划。本文从乌兰察布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8.
 采用相对较低的培养温度(5~12℃),从西藏那曲当年产风干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分离得到菌株C21,综合其菌丝形态学特征及5.8S rDNA和ITS间区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证实菌株C21为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即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相似文献   
49.
等离子体方法实现金属管件内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等离子体方法实现金属管件内表面强化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几种管件内表面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和沉积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分别加以分析. 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先后提出的几种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方法用于金属管件内表面改性的原理、技术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 力图展望管件内壁离子注入技术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0.
本文在综述平坦时延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对相关算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最小抽头数选取的依据(M=1.1N),还探讨了语音白化软件的实现和基于相关平坦时延估计算法的回波抵消器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