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4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弄清高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下对高技术的需要以及八十年代美国学院和大学的状况,是很重要的。技术的发展主要基于一些具有科学、工程学和相关学科的背景的独特领域(individuals)。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在讨论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时指出: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铈掺杂硫酸钛后经450℃高温焙烧制得一类新型复合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苯甲醛与季戊四醇摩尔比为2.0:1(3.38ml,2.269g),催化剂用量为0.1135g,回流温度83℃,反应时间2h的优化条件下,反应产率为87.7%。且催化剂容易制备,稳定性好,可连续使用。基于布朗斯特酸碱理论,结合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丰富的轨道能级结构,对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吡啶作为探针分子,通过红外光谱法检测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质。  相似文献   
13.
绿色化学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探讨了绿色化学研究内容及发展前景;根据环境污染现状就化工生产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实现绿色化学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区别,提出高等学校建设开放实验室需要从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入手,建立开放性实验管理新理念、开放性实验制度化建设。建立针对学生与指导者实验考核方法,对开放性实验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5.
杂多酸催化合成己二酸双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钨酸催化合成了几种己二酸双脂,并讨论了己二酸二乙酸的合成条件.优化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Ce(SO4)2.4H2O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并获得最优的试验结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认为四水硫酸铈的催化活性与表面质子酸性质有关。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发生结晶水的丢失,铈离子价态的降低及晶体结构的变化,使催化剂的质子酸量降低,质子酸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Fe3 O4掺杂纳米TiO2 光催化剂 ,当Fe3 O4量与TiO2 摩尔比为 0 .5 :10 0时 ,在 30 0℃焙烧 ,催化剂用量为 1.0g·L-1时对甲基橙的水溶液分解效果最佳。SEM、XRD及紫外 -可见光谱分析表明 ,纳米粒子均匀 ,平均粒径 80nm ,有一定团聚 ,掺杂催化剂有一定红移。研究了掺Fe3 O4量 ,焙烧温度 ,溶液的pH值 ,溶液的体积 ,氧化剂的加入等对催化剂降解的影响。紫外光辐射实验表明Fe3 O4的掺入对光催化降解率有一定的提高 ,反复使用不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掺硼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二甲酚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酸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硼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漫反射光谱, XRD,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紫外光对二甲酚橙的降解,考察了制备、实验条件对掺硼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影响。实验表明,掺硼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活性大于纯纳米TiO2,最佳掺B2O3质量分数为2.5wt%,最佳煅烧温度为700℃下1h。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粒子有较高的相转变温度,低的团聚程度,在700℃下焙烧1h,TiO2粒径为18nm。在紫外光降解二甲酚橙中,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1.00-1.25g·L-1,酸性条件下降解率大于碱性条件。掺硼纳米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无水乙醇用量:V钛酸丁酯:V无水乙醇=5:1;钛酸丁酯浓度为0.25 mol·L-1;搅拌时间为1h;通过对光生电子-空穴的俘获方式及有机物在光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分析,掺硼TiO2光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与硼的缺电子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固体酸催化合成硬脂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钛经450℃焙烧制得一种新型固体酸,其表面存在Bronsted酸性中心。考察了该催化剂在硬脂酸丁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对影响酯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如下:硬脂酸0.1mol,丁醇0.2mol,催化剂用量2.8%(基于硬脂酸的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0min。优化条件下,硬脂酸丁酯的产率97%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20.
彗星的化学     
化学模型化一个似乎是从洛沙拉摩斯(Los Alamos)的几个小组和喷气推动实验室(还有其他的小组)的计算得来的结论为:彗核并不是主要由现在从原子物质的化学平衡所预测的简单分子所组成。种种更复杂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