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一九八三年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第七题,可归结为过椭园的焦点的弦的有关问题,由于椭园的封闭性,不需要讨论弦的存在性及其两个端点的位置,若把这个问题引伸到双曲线,就必须进行讨论.本文讨论过(实)双曲线内(见下面定义)一定点的弦的存在性,以及弦与双曲线两支相交的状况,并给出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62.
考虑了基于(1-x~2)P_(x-1)'(x)零点的Hermite插值算子及导函数的平均收敛性;主要给出了它们各自相应的逼近阶估计,并表明该Her-mite插值算子及导函数的平均收敛性比一致收敛性要好。  相似文献   
63.
该文是作者关于Grünwald插值算子工作的续,分别考虑了基于第一类Tchebycheff零点和基于第二类Tchebycheff多项式零点的Grunwald插值算子对连续函数的点态逼近问题,给出了精确的逼近阶估计,并附带地改进了孙燮华教授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研究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数量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供用于多种类型的评分数据的模糊加权方法,即通用量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各种评比工作。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违约风险对欧式期权定价的影响,允许随机利率与随机的对手公司负债,应用结构化方法,扩展了Klein(1996)的定价模型,得到有违约风险欧式期权的一般化定价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交易对手负债固定、固定利率、固定利率与固定负债情形下的欧式期权以及标准欧式期权、交换期权的定价公式,并指出这些公式均为一般化定价公式的特例.  相似文献   
66.
为提升工程应用中图像分割的质量,在变异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的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结合贝叶斯定理与粒子搜索过程中的历史信息构建了一个记忆向量,然后根据记忆向量对每个粒子的行为进行预测,并以此自动设置各粒子的变异概率,使算法在保持一定局部开发能力的同时提升全局搜索能力.在Berkeley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两种基于粒子群的图像分割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能获得更为稳定且清晰的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发动机现代设计中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特点,从数据特征提取及科学计算可视化算法两个方面探讨了有限元可视化的软件实现.开发了一套结构有限元可视化应用软件,提供了网格调整、等值线与应力云图绘制等高级可视化功能  相似文献   
68.
微波辐射下β-芳氧丙酸和色满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以取代苯酚和β-氯丙酸为原料,碱性条件下以少量水作溶剂高效率地合成了β-芳氧丙酸,继而在微波辐射及多聚磷酸(PPA)作用下,将芳氧丙酸脱水环合制得系列色满酮,产率较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决车辆队列控制中的车辆连续精确控制问题和行驶过程中车辆队列纵向稳定性问题,提出了 一种在中等速度环境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车辆队列纵向控制策略.该策略充分考虑了影响队列安全的车辆距离、车辆速度和车辆加速度3个关键影响因素,并将车辆动力学和舒适性作为策...  相似文献   
70.
曾琪明  周子闵  朱猛  焦健 《科学通报》2019,64(22):2351-2362
利用InSAR小基线集(SBAS)方法得到了朝鲜第六次核爆后其中心17 km×22 km范围内一些部位不同时刻(2017年9月10日~2018年6月1日每12 d间隔)的累积地表形变量.将这些测量点依空间相邻关系聚集成14个集合,按照集合内各点平均相干性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集合的累积形变量.观测结果显示:(1) SBAS-InSAR能有效观测第六次核试验的热辐射后效阶段形变过程,爆炸中心附近在爆炸后10余天仍存在地表抬升现象,随后开始下沉,不同地方下沉速率和下沉量不同;(2)在冬春季可观测到可能主要因围岩内裂隙水冰冻带来的地表下沉减缓甚至抬升的现象, 2018年5月24日因朝鲜对部分核设施进行爆破使地表形变出现抬升.研究结果表明:(1)第六次核试验的热辐射后效阶段主要表现为围岩受高温高压作用变酥变软,变质后的围岩在重力作用下被压实并开始下沉,沉降的时间过程可以用Weibull模型进行拟合分析;(2)考虑受核爆影响的变质岩层厚度等因素建模分析最大沉降量,得到了爆炸中心垂直向影响距离约为1800~2300 m,变质后的岩石形变系数约为7×10~(-5)~8×10~(-5),统计拟合优度为0.8,P值接近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