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混合气藏是常见的天然气藏类型,实用的类型划分及成藏模式的建立是该类气藏定量研究的基础.根据端元气的来源,对混合气藏类型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实例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的混合气藏可划分出两大类4小类(1)异源混合气藏,指不同气源岩(灶)生成天然气的混合,其中包括异源岩混合气藏和异源灶混合气藏两类;(2)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不同阶和油型不同阶两类.对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典型气藏解剖结果证明,多套有效气源岩、沟通圈闭和源岩(灶)的通道是异源混合气藏形成的基础;而气源岩多期次演化生气、持续有效的圈闭是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分析认为,具有多套源岩供气的轮南凸起、川东高陡褶皱带是发育异源混合气藏的有利地区;而成藏过程复杂的库车坳陷则是同源不同阶混合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2.
金湖凹陷闵桥构造阜宁组烃源岩中发育玄武岩,并且形成了玄武岩一烃源岩组合体。对阜宁组烃源岩中的微量元素系统分析发现,在生油门限深度附近,玄武岩被周围烃源岩有机质形成的有机酸蚀变改造,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被活化、溶蚀和迁移,然后沉淀于烃源岩中。其结果造成玄武岩原生气孔和收缩裂缝进一步扩大和连通,形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同时周围烃源岩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这种元素迁移是导致玄武岩蚀变、储集性能改善的重要原因,这也使有机质热演化得到某些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3.
塔北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经过上亿年的岩溶作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溶洞和裂缝,成为复杂的储集体,位于该隆起中心部位的塔河油田就是在这样的储集体内发现了上十亿吨的石油储量。针对缝洞成因及其空间展布问题,通过对现代岩溶和古岩溶的地质考察,精细分析研究区地质、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提出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径流岩溶带划分方案,并且定义出每个岩溶带缝洞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建立缝洞结构模式;同时分析不同岩溶带缝洞充填物性质,为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描述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松辽、渤海湾和苏北等—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与郯庐断裂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郯庐断裂活动是邻近地区断裂变形、深部物质作用、岩石圈减薄、岩浆作用以及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断裂活动和盆地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在印支至早燕山运动期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郯庐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压扭活动。在松辽地区,派生的应力场使早期的地壳断裂成为郯庐断裂的分支,并发生张剪变形;在渤海湾和苏北地区,早期的两组剪切断裂联合成北凸的弧形断裂。由于断裂的触发与减压作用,地壳上部进一步张裂,形成断陷盆地。②从晚侏罗世开始至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时强时弱,郯庐断裂压扭与拉张裂陷交替进行。同时,由于重力均衡和深部幔隆的收缩作用,使松辽盆地整体下沉,渤海湾和苏北地区仍是幔隆和断陷盆地形成时期。③新生代期间,郯庐断裂分段活动,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效应,渤海湾、苏北地区和郯庐断裂带南段共同受到北西—南东方向的伸展变形,地幔再次拱升,渤海湾和苏北盆地形成  相似文献   
65.
大中型溶洞和溶蚀裂缝是塔河油田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但是沿碳酸盐岩裂缝还发育一系列溶蚀孔洞,形成了良好的油气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文中称其为缝洞复合体。根据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碳酸盐岩缝洞复合体的分布与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岩溶型碳酸盐岩中广泛分布,且成因类型不同:在表层岩溶带沿着节理或裂缝发育,在渗流岩溶带沿着构造裂缝发育,在径流岩溶带沿着溶洞周围环状和放射状裂缝发育,在断层周围沿着诱导裂缝发育;节理和裂缝是岩溶水流的通道,在节理或裂缝交叉处、以及穿越岩溶带的可溶性较高的岩层处形成溶蚀孔洞,以致缝洞复合体形成。缝洞复合体在岩溶储层内是连接不同储集空间的桥梁,也被认为是大中型岩溶缝洞的雏形,对它的识别和评价有助于岩溶型储层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66.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的研究提出了“大咸盆套小盐湖“的沉积模式:“小盐湖”是指由深大断裂控制的主要堆积岩盐、石膏、泥灰岩和官含有机质生油岩的面积较小的深水沉积;“大咸盆”是指围绕“小盐湖”面积很大的区域,其水体较浅,以钙质泥岩、泥灰岩和砂泥岩沉积为主。对在沉积中广泛含有的泥灰岩微量元素及其常量元素的分析表明,与生油岩共生的泥灰岩和膏盐沉积物是深水强还原环境的产物,泥灰岩和钙质泥岩是浅水弱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物。同时发现“小盐湖”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别高,这可能与深大断裂的上升卤水或与来自地表水的强烈蒸发作用有关。对盐湖沉积物微量元家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稀有元素(含稀土元素)、铁族元素、亲铜元素、分散元素、钨钼族元素及放射姓等40多种元素。阐述了蒸发岩与生油岩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7.
根据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本文指出沉积盆地中的石油初次运移是以分离的相态与水一起或单独排出生油岩的,其动力是高压异常等因素,只有生油岩孔隙中烃类饱和度超过临界值(10%~20%)时,初次运移才实现。本文介绍了初次运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对生油潜力不同的生油岩排烃过程、通道和效率作了论述,引入了初次运移的两相流动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储层,大于70%的缝洞空间在岩溶发育期及岩溶埋藏期被沉积充填物、垮塌充填物和化学充填物所充填,造成岩溶储层极度非均质性。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矿和地球化学分析,建立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砂泥岩占总缝洞充填物的60%以上,地表河和地下河沉积特征明显,其中沉积砂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两种河流均发育心滩和河漫滩,前者砂岩颗粒较粗,常为含砾的粗—中砂岩,地化分析表明为氧化环境产物;后者以细砂岩为主,石英含量比前者高40%,为弱氧化—弱还原水体沉积;地表河沉积砂泥岩常与坡积物互层,地下河沉积砂岩与垮塌角砾岩或潜流带细粒沉积物呈互层;前者受压实作用明显,储集物性差;后者压实作用很弱,物性好、含油性好;地下河沉积砂岩是径流岩溶带重要的储层,对于深入认识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微生物降解是浅层原油常见的次生变化,为了简单快捷地确定原油遭受生物降解的程度,提出一种利用饱和烃降解率划分原油生物降解级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降解原油的饱和烃色谱图会出现“UCM”峰的特点,在同一比例尺下读取“UCM”峰面积和残留饱和烃包络面积,计算饱和烃降解率,并依此将原油降解级别划分为10个等级。利用该方法对LDW坳陷32个原油样品饱和烃降解率进行计算,并对生物降解级别进行划分。结果表明:LDW坳陷原油生物降解级别分布在1~7级,且不同构造位置原油降解级别存在差异,同一构造不同深度原油的降解级别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中南部(D36-1构造以南)原油降解级别较高,Z25-1构造及其以北原油降解级别较低,原油降解级别随油藏埋藏深度变浅而升高,反映浅埋原油易于降解的特征;该方法步骤简单,且具有分析周期短、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为定量划分原油生物降解级别提供了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