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为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研训练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以指导交通土建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为例,对其执行过程、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形成了一种比较规范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岩体节理间距、块度分布和岩块周边曲线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它们同破碎能量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节理间距分维数、块度分布分维数和岩块周边分维数作为岩体爆破性分区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一种三维定量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通过非接触式超景深三维显微设备获取岩石表面三维彩色等高图,提取并计算三维彩色等高图上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提出"表面轮廓体积均方根"Vp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研究结果表明:Vp值与标准轮廓曲线的JRC值、节理剖面系数Rp值均存在指数函数正相关,Vp值越大,粗糙度越大;Vp用于对比粗糙度差异性更直观,克服了粗糙度各向异性及不同方向上存在随机性的理论缺陷,设备及像素点统计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我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指数平滑、多元回归、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并对三种模型的适用性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半松散介质覆盖下的爆破动力的特征,阐述了建立半松散介质下的爆破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结合崩落法的生产实际和实验研究,初步揭示了 崩落体形态的生成受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覆岩应力状态等因素影响的规律,并分析了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爆破动力学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对爆破对象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确定性因素的描述方法,构造了智能爆破设计系统中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就系统与CAD的集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结合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ANN)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隐层自构造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有限的经验数据学习,建立了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量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当中。研究表明,该网络训练时间不到0.5s,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可靠,对今后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一种使用线性射流的侵彻作用对工程爆破大块岩石控制劈裂的技术,设计了爆炸聚能作用下混凝土试件劈裂试验,使用高速3D DIC(高速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试并分析了应变集中特征与劈裂裂纹扩展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横向拉应力劈裂裂纹扩展的主要作用力,应变呈现波动性的变化,容易使试件的上部产生局部破碎;线性射流对劈裂裂纹扩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引导性,试件劈裂均呈现对称形态,应变集中带形状及分布位置决定了裂纹扩展路径及趋势;试件被测表面的应变在102量级之下,低应变可降低试件破损程度,应力集中作用将最大主应变方向变化控制在±15°之内.  相似文献   
19.
对实现露天矿爆破专家系统的类比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工程实例库的数据结构,建立了相似关系确定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爆破效果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是计算机识别、分析、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是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阐述了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发展状况,对微分、小波、分形、形态学等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人工智能理论与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的结合是解决矿岩块度图像分割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