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毕晓莉  郭兴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31-131,54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是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影响着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生理、心理的需要是良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应当考虑的.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连片特困情况突出的问题,针对于现存的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以多维贫困的视角构建的扶贫路径体系、构建广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大社会扶贫格局、扶贫绩效评估科学化和防止返贫的机制措施要到位等扶贫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的科学哲学自然霸权到SSK建构理论,发生了本体论的转换和认识论的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SSK的代表人物卡琳·诺尔-塞蒂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知识的建构模型,扩展了考察对象,拓宽了认知层次,把认知视角从实验转向了实验室,突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本文中,从自然对象、科学家和表征三个角度论证了科学知识建构过程的可塑性问题.强调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创新了知识认知模型,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正在由"中介"向"服务"的角色演变、由知识转移向兼具知识转移和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的方向演化,提出了新的政策选择:由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转为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杜辉  郭兴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28-28,27
编译程序的任务就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低级语言,一个高级语言的诞生也就是它的编译程序的完成,预测分析技术就是在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过程中的一种音方法,而预测分析表就是在预测分析技术中产生的,用来帮助进行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居住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使得人可以较为舒适地生活在其中。"老龄化"问题是我们正在面对和将要长时间要面对的问题。在城市居住区中如何处理好"老龄化"的关系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郭兴华 《科学之友》2007,(10B):121-122
针对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与预算执行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浅谈如何同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与预算执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富勒烯内嵌金属复合物是当前富勒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激光质谱中首次被检测至今10年间,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采用电弧法已经合成了多种金属富勒烯,其后续的纯化、表征及衍生研究也得以广泛开展.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有关富勒烯球笼内嵌金属的存在状态以及金属富勒烯的应用上来.在15种稀土元素中,铽(Tb)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一种.一方面,铽具有可变价态,作为金属富勒烯的合成起始反应物Tb_4O_7,就是具有 4和 3两种价态氧化物的混合物,Tb_4O_7经过放电形成的Tb@C_(2n)中Tb的存在状态直接反映了富勒烯球笼的电负性以及金属富勒烯的电子结构;另一方面,含铽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是优良的稀土发光材料.含铽稀土富勒烯的光学性能研究是金属富勒烯能否作为新型光学材料而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本文采用二次电弧法、吡啶高温高压提取法高效合成、提取了含铽金属富勒烯,通过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确定了Tb@C_(2n)的生成,采用光电子能谱和荧光光谱对铽在富勒烯笼内的存在状态以及含铽金属富勒烯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Windows95帮助系统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Word6.0、VC4.0制作帮助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的科学哲学自然霸权到SSK建构理论,发生了本体论的转换和认识论的飞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SSK的代表人物卡琳·诺尔-塞蒂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出知识的建构模型,扩展了考察对象,拓宽了认知层次,把认知视角从实验转向了实验室,突出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本文中,从自然对象、科学家和表征三个角度论证了科学知识建构过程的可塑性问题。强调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创新了知识认知模型,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